眼下,良田镇设施农业大棚的草莓陆续进入采摘期。走进植物园村草莓小镇的设施温棚,一阵淡淡的草莓香气伴随着泥土芬芳扑面而来,一颗颗形状饱满,“面颊”泛红的草莓从秧苗中“探”出来,尽显生机。
为了保证优质草莓如约上市,挂果期间,村民禹陆元每天都会到大棚里疏花疏果。2020年,禹陆元尝试摸索无土栽培种植草莓,给大棚里配备了自动喷淋设备、熏蒸器和防草布,打造了“从上到下”的科学种植方式,确保棚内光照充足、湿度合适、病虫害低、灰尘少。在禹陆元的精心培育下,去年大棚草莓产量约15000斤,收益达15万以上。“我种草莓已经有10年了,从开始的1、2亩到现在的5亩,种植规模扩大了,种植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了。”禹陆元说,2022年他被评为乡村振兴带头人,外出学习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品牌打造知识,丰富了见识也吸引了更多村民加入到种植草莓的队伍中。
如今,植物园村的草莓温棚数量达到150栋,草莓品种包含粉玉、隋珠、红颜、天使等口感品质俱佳的品种,年总产值达到900万元以上。在差异化种植的策略下,植物园村的草莓小镇打响了品牌,吸引了一批批本地顾客前来采摘,草莓口碑叫得响、卖得动,村民钱包鼓了,信心更强了。
在泾龙村村民于贵勤家的草莓大棚里,蜜蜂在田垄间忙着授粉。据介绍,蜜蜂在授粉过程中会刺激草莓分泌植物生长素,降低畸形果率,进而增加草莓的产量,保证了草莓的优秀品质。于贵勤说,做种植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才能保证产业发展的规模不断壮大,“去年刚开始种草莓,一栋棚产量在8千斤左右,我觉得有希望,今后我想把技术学好了扩大种植的规模,带动更多村民一起种。”
据了解,良田镇全面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稳住农业基本盘,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共400万元,相继实施了植物园村、泾龙村100栋旧棚翻建项目,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基础。做好品种、品质、品牌文章,以产前改品换优,产中提质增效,产后提级扩能促进产前产中产后三链互补,推动良田镇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良田镇将持续打造做强精品农旅点位,重点激活植物园村草莓小镇、园子村文旅采摘等新型产业业态,提升农旅融合点位服务功能和体验感,让农旅融合产业变成驱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良田镇相关负责人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