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红色物业”+“双网格”管理模式 助推基层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        恢复默认     发布日期:2023-04-18 15:10

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示范作用,长城中路街道宝湖社区党委根据辖区小区宝湖湾的特点,深入打造“红色物业”,将“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红色物业”相结合,打造社区、物业“双重网格”的管理模式,整合社区资源,凝聚社区、物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以治理合力聚起来、“物业服务暖起来”“居民幸福指数提起来”为目标,推动物业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让“红色物业”真正成为推动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

    一是构筑“红色引擎”,健全治理机制。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员、物业公司、小区业主、辖区派出所、综合执法形成“六位一体”的多元共治新机制。将党建引领和物业管理深度融合,推行居委会主任、物业经理和小区党组织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强“红色物业”主心骨。根据人员特点打造“红色物业”主力军,成立“红袖标”志愿服务队、“红工匠”志愿服务队、“红管家”志愿服务队、“红卫士”志愿服务队、“红夕阳”志愿服务、“红剪刀”志愿服务队。实行“1+N”双网格管理模式,将宝湖湾小区划分为4个基础网格,配备1名社区网格员,定制精细网格配备2名或3名楼管员,以“基础网格+定制网格”打造“双网格”管理模式,整合社区资源,聚集社区、物业、片警及各类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确保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小区,“一张网管到底”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将网格员、红色管家及保洁人员等信息在公示栏中予以公布,方便居民联系,架起党群连心桥,推动“红色物业”融入社区基层治理,从“一点红”衍生为“一片红”,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一核多元”社区治理体系。

二是打造“红色阵地”,凝聚治理合力。建立一个“红色议事厅”、打造一个“红色文化长廊”、一面“党建文化墙”、设立一个红色爱心驿站。小区居民闲暇时间集聚议事厅聊天、娱乐,并对小区环境治理、物业管理、水电费收缴、车辆停放等居民关注关切的问题进行集体商议,真正实现聚集民智、听取民声、吸纳民意、纾解民忧的功能;优化服务模式,提供爱心服务。红色爱心驿站内配备雨伞、沙发、饮水机、充电装置 、报纸杂志、便民药箱等基本设备及日常用品,社区居民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伤可急救、失可认领。通过用好用活“红色阵地”,实现民情沟通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区、服务群众无缝隙,凝聚起基层治理的合力。

三是坚持“共建共治”,提升治理水平。建立问题收集反馈机制及三方协同机制,畅通业主诉求反映渠道,积极收集物业服务及社区治理相关的问题建议,及时了解受理居民合理诉求,助力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由红色管家、社区网格员不定期在网格微信群、业主群及入户的形式收集居民的诉求,并对所反映的诉求进行分门别类汇总梳理。以“凉亭会”、“板凳会”、“方桌会”及“恳谈会”、“业主见面会”的形式每季度开展一次民主协商会议集中商议解决问题。先后共计解决居民邻里纠纷、文明养犬、电动车停放点不足、小区绿化退化等30余起居民反映较强烈的问题。同时开展“业主回访日”跟踪回访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

四是激活“红色细胞”,共享治理成效。推行“社区党委—物业党支部—楼栋长—红色管家—网格员”五级联动服务体系,社区党委、物业党支部、红色管家、楼栋长、网格员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密切协作,凝聚合力精准服务群众。充分利用6支志愿服务队不定期为小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精神文明及便民服务活动400场次。文明城市建设期间联合物业、长城中路街道综合执法开展文明城市建设活动,集中整治宝湖湾福里商业街店外经营乱象。疫情防控期间,红色物业主力军深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根据疫情不同阶段需要,不断自我转型,精准服务防控所需,筑牢疫情防控网。社区党委根据志愿者的表现,年底组织评选出“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抗疫之星”“邻里之星”等先进个人230名,通过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