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乡镇(街道)动态

屋顶打个洞,社区来“补漏”
时间:2025-04-23 来源:金凤区满城北街街道办事处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请您放心,我们一定督促楼上尽快完成屋顶修复。”4月22日,银川市金凤区满城北街街道紫阳社区“阳光解忧”调解队调解员陈镜凤,语气坚定地向社区居民李秀英许下承诺。一句承诺的背后,是一场因装修而起、牵动邻里的纠纷。

事情发生在金凤区供电东区1号楼1单元。当时,4楼业主正在进行装修,可施工人员在改造卫生间时,因操作不慎犯下错误——楼板被打穿,形成直径约20厘米的孔洞。楼下住户李秀英家瞬间“状况百出”,天花板不断掉渣,抬头便能轻松看见楼上交错的管线。这样的场景,谁看着都会心烦意乱。气愤不已的李秀英找楼上邻居“讨说法”,然而却屡屡吃闭门羹,无奈之下,她将事情反映到了社区。

接到投诉后,紫阳社区“阳光解忧”调解队的陈镜凤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上门查看情况。可摆在她面前的却是一个棘手难题:这套4楼的房子几经易手,装修也是委托给了第三方公司托管,房主的联系方式成了“未知数”。面对困境,陈镜凤没有退缩,她通过物业登记信息、仔细核对住户缴费记录等方式抽丝剥茧,终于成功联系到了4楼房主王女士。

在调解过程中,王女士承认了施工失误,也表示愿意承担修复责任。但在修复方案上,她却心存异议。而李秀英则态度坚决,要求“立即停止装修,彻底修复受损楼板。”为化解双方分歧,为此,陈镜凤耐心沟通,提出了“先应急防护、后彻底修复”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兼顾了安全与效率,得到了双方认可。王女士当即承诺:“我们现在就去买建筑材料,一定把楼板恢复原状。”

事后,王女士感慨道:“调解员既坚持法理原则,又充分考虑人情,不仅帮我们解决了烦心事,还避免了邻里关系彻底闹僵,真的特别感谢他们。”王女士说。

“我们建立‘网格预警+专业调解+群众监督’的三重治理模式,推动治理从‘救火式’处置向‘防火式’管理转型升级,既能及时解决矛盾,也建立了预防纠纷的长效机制。”紫阳社区党委书记史惠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