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持续深化“一老一小一困”关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策集成、资源整合与服务优化,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一是聚焦老有所养,提升为老服务温度与精度。精准推进社会保险覆盖,依托大数据比对识别未参保人员860人,通过入户宣传3200余人次、帮办代办530次,为3056名困难群体代缴保费,实现特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100%参保。全面落实惠老政策,今年以来累计为2万余名高龄老人发放津贴345.5万元,为1038名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发放照护补贴48.48万元,为2197名经济困难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有效减轻老年人家庭负担。深化医养融合服务,全区城乡社区常住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88%,65岁及以上老年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78.41%。推动40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和日间照料中心与卫生服务机构签约合作,通过定期派驻医护人员开展健康监测、慢病管理和康复指导,年内累计服务社区老年人超过2万人次。
二是聚焦幼有善育,筑牢健康成长保障基础。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及银川市财政补助资金267.8万元,成功创建自治区优质托育机构11家,评定银川市等级托育机构28家。发放托育优惠券1万张,惠及近千个家庭。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国家备案托育机构63家,备案托位数达2990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4个,其中普惠托位2524个,普惠托位占比达84.0%。加强困境儿童保障,通过全面摸排建立“一人一档”信息库,为791名困境儿童建立精准台账,实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举办保育员、育婴员就业创业培训班4期,培养合格保育员206人;开展保育照护、急救演练等专题培训27期,参训人员2000余人次;开设亲子课堂、家长讲堂50余场,培训家长3000余人次。
三是聚焦困有所扶,织密社会救助兜底网络。创新社会救助机制,通过主动发现、信息比对与走访排查相结合,推动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151.55万元,救助0.98万人次,新增低保对象395人,动态清退不符合条件对象565人,确保救助精准高效。积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联动爱心企业与人士开展春节慰问,捐赠爱心物资价值42.5万余元,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救助合力。扎实推进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工作,构建“1+7+N”全覆盖服务网络,已为服务对象提供入户探访、康复服务和日间照料5023人次,不断提升特殊困难群体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