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工作动态

金凤区:构建多元协同养老服务体系 托起幸福“夕阳红”
时间:2025-09-30 来源:金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今年以来,金凤区坚持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持续扩大优质供给、提升服务品质,有效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区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夯实服务基础,扩大设施供给覆盖面。争取区市资金338.5万元,统筹街道资金200万元,重点推进贺兰山中路街道、黄河东路2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新建改造社区食堂6个、“塞上乐龄”社区老年大学6个。引入银川市安居康养集团投资300万元盘活居安家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打造集短期托养、日间照料、专业护理和居家上门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为养老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运营养老机构9家,备案床位4099张,入住老年人1768人,平均入住率43%。累计建成各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15个,包括街道(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6个、社区老年活动中心3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6个、“塞上乐龄”社区老年大学16个、老年助餐点(社区食堂)55个及农村幸福院13个,初步形成层次丰富、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

 二是创新运营机制,增强养老服务专业性。推动养老服务运营模式市场化、多元化,积极引导社会餐饮企业、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在助餐服务方面,探索形成“公益+低偿+市场”的社区食堂可持续运营模式,构建“社区食堂+多元供给”服务格局,社区助餐服务覆盖率超过70%,“悦厨房”社区食堂品牌效应初显。统筹整合辖区养老机构、企业等资源,推动专业机构运营街道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中心),构建“机构+社区+家庭”三级养老服务链条,提升居家养老专业水平。投入33万元新建6家“塞上乐龄”社区老年大学,缓解社区老年活动设备不足、专业指导缺乏等问题,指导服务机构与社区常态化开展合唱、舞蹈、非遗、书法、手工等文体活动,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实惠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三是强化智慧赋能,打造特色养老新样板。积极推进智慧养老建设,试点搭建智慧养老综合管理平台,集成老年人信息数据库、社区居家服务、智能监测与应急响应等系统功能。通过建设居家适老化改造样板间,整合为老服务商、社区站点和养老机构,链接社会慈善资源,推动服务共享应用,逐步实现养老服务全链条管理、全周期覆盖。依托银川市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基础,升级建设辖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增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功能。开发移动端小程序,实现适老化产品租赁、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等便捷服务,联动社会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点单式”专业上门服务,着力构建纵向贯通、覆盖全面的四级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具有金凤特色的养老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