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 > 金凤区综合执法局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 640106-121/2021-00023
  • 金凤区综合执法局
  • 金凤区综合执法局
  • 有效
  • 2021年01月10日
金凤区综合执法局2020年工作总结 暨2021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1年01月10日 来源:金凤区综合执法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2020年以来,在金凤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的有力指导下,金凤区综合执法局坚持以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指示精神工作导向,围绕“整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两大核心任务,扎实推进市容市貌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治理等,各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呈现新常态、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以改革为契机,推动综合执法展现新成效。一是进一步理顺划转职能。按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类别对划转的761项行政执法职权进行全面梳理,重复及合并69项,梳理后提交编办与法制办核对审定,最终确定现有执法职权692项。在建立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基础上,编制印发了《银川市金凤区综合执法局行政执法手册》,执法手册编排了每一项行政执法职权的违法行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法律责任适用条款的内容,配发至各个执法中队及科室。二是确保人员事项平稳过渡。根据金凤区编委2020年3月31日下发《关于金凤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职责划转金凤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的通知》银金编发〔2020〕10号文件)、金凤区编委[2020]02号会议纪要的相关要求,金凤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职责及人员已移交至金凤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三是全面提升执法队员综合素质。制定了《金凤区综合执法局以案代培工作方案开展了以案代培执法办案工作推进会并根据会议中查找出的问题进行整改,促进执法人员在相互学习中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研发金凤区综合执法局“i学法”执法能力提升学习系统,设置经典案例、办案人才库、法规学习、他山之石、学习打卡、妙点子六个模块。执法队员在日常执法办案中,可随时通过““i学法”系统,借鉴学习相关方面的执法办案能手办案思路和技巧,规范办案流程,提高办案效率。与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建立“学习+执法+案审”模式,先后2次到市局法规科学习案件审核等执法办案技能。与业务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强化信息互通,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案件,联合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资源,及时有效查处案件。与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以及“三区两县一市”的综合执法部门联合开展了行政执法案卷互评互查活动,分析讨论案卷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一步规范案卷的制作水平。印制《金凤区综合执法局行政执法手册》口袋书,配发至每个执法人员,便于携带学习,引导执法人员做到心中有纪、执法有据。四是强化专业领域执法力度。先后处理涉及房地产、市政、园林绿化、水务等方面的各类案件50余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5份,当场处罚决定书9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0余件,共计罚款160余万元。

(二)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市容秩序取得新进展。一是高压整治市容秩序。对流动商贩采取”结合的人性化执法方式不影响交通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划线,允许流动商贩在划定的地段规定的面积限定的时段内有序经营,对辖区需设置的临时性摊点进行了全面摸底统计,按照既科学又便民的原则,审核后统一划线。立占道经营突击整治小组,以校园周边、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为圆心向四周渐进辐射的方式截至目前共清理占道经营22510余起,暂扣经营车辆1349辆,暂扣经营工具120余个行政罚款242550元。大对辖区大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的巡查管控力度,采取错时执法方式,安排执法人员每天上下学高峰时段,在校园门口进行蹲点看守,确保校园周边市容环境秩序良好。累计共清理流动摊贩1320余处,规范商户店外经营1150余起,规范非机动车辆停放4190余次。执法人员按照网格化责任分工,加大力度巡查沿街商户店外经营、店外堆放、乱张贴、乱悬挂等违章行为清理乱张贴19250余处;条幅1780余处;清理整治店外经营19830余起、罚款10400元;乱堆放14260余处;清理餐厨垃圾桶出户1520余起、暂扣320余个;清理违规、破损广告牌6300余处,暂扣广告牌290个,违规设置广告罚款58000元二是全力破解城市难题。成立文明养犬管理办公室,重整流浪犬只“快捕队”,加大流浪犬只抓捕力度。配备专用车辆,配齐捕捉工具,通过市民及辖区巡查,深入社区、街区及区、市政府机关等流浪犬藏匿地点,分班次进行昼夜捕捉,防止疾病传染,保障市民健康与安全。今年以来劝导不文明养犬行为5000余次,抓捕流浪犬只765只,并将抓捕到的流浪犬只送往永宁县胜利乡许旺村小动物救助站,处理犬只470余起。执法队员加强错时巡查,在早晚遛犬时段,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市民文明养犬意识。打造了建发枫林湾小区、宝湖湾小区、昊天大院、未来城、阅海万家A区、D区,蓝山名邸、民生花园、森林九里、福通小区等10个文明养犬示范小区。发放《银川市养犬管理条例》宣传资料4000余份,犬链3000余根在阅海万家全覆盖设置文明养犬“曝光台”、“光荣榜”,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抓拍曝光,将自觉遵守文明养犬规定的市民登上“光荣榜”,提高市民文明养犬意识,截至目前办理犬只准养证1575张,处罚不文明养犬行为14起,罚款6750元。三是重点问题监管常态发力。配合街、两镇等相关部门共计拆除390120000余平方米大型违建拆除工作,动员一家房地产有限公司自行拆除违章建筑1000平米。拆除规范门头牌匾102处1946平方米,拆除其他违章建筑40余处16000平米。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对各类建筑工地进行全天24小时监控,运用“建筑工地‘红黄绿’动态管理系统”,与相关单位联合建立长效机制。截至目前165辆,罚款204300元,办理渣土处置审批90家,渣土外运项目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收取渣土处置费4043596.88元。

(三)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金凤区综合执法局迅速行动,精心部署,动员干部职工积极投身防控专项行动。一是在关键路口设置卡点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排查,近300余名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轮班值守在永宁快速通道卡点、北绕城等卡点,引导车辆、登记人员信息,严防死守,筑牢“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目前,还有16人驻守在火车站、飞机场两处疫情防控点上。二是创新方式,自主研发了“公路卡口二维码疫情信息填报系统”,率先在永宁快速通道防疫检查站启用并在全市交通道路设卡防控站点推广创新工作经验。三是群防群治  筑牢沿街商铺疫情防控防护网。制定网格化管理考评方案,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倒逼各网格及队员认真负责开展工作。结合实际,将辖区划分为63 个网格,实行两班倒错时上下班,严防死守盯紧复工复产商铺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累计摸排检查商户5759户,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6000余份。

(四)以爱卫督导为保障,使城乡面貌提档升级。一是强化牵头抓总。结合整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全面开展辖区市容环境卫生督查,下发《爱国卫生督查通报》11期,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卫生脏点300余处,对40余处环境卫生脏点实施重点督办二是落实爱国卫生。积极落实“周末卫生大扫除”、“月末爱国卫生日”等制度协调自治区47家、银川市16家、金凤区38家机关单位按照划分的责任区域清理辖区绕城高速两侧、城乡接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卫生死角、市容环境难点500余处。三是做好疫情期间消杀聘请专业公司对吉泰润园、新海家园等疫情点及自治区党委楼院、食堂等重点区域的消杀四是规范城乡环境卫生的管理。进一步配强农村保洁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畅化、美化”五化工程,重点治理垃圾乱倒、柴草乱放、粪土乱堆、杂物乱摆、废旧物品乱扔等突出问题。

  二、亮点工作

一是创新执法巡查“五步法+”缓解城市病痛。为破解综合执法人员吃“大锅饭”“坐等、派”的工作状态,今年通过优化整合执法资源,科学划定了91个执法网格,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路段的密集程度和监管难易程度,采取平时化整为零的常态化巡查,集中整治时化零为整的灵活、动态的执法模式,将巡查分为“步巡、骑巡、车巡、定点值守、错时巡查”,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多渠道的监督考核机制,切实做好城市精细化监管工作。今年8月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在我局召开了“五步法”执法巡查工作推进会,并将此工作方法在全市推广。二是创新动态执法监管手段。自主研发“门前三包三色动态管理”系统,将服务与执法融入到日常监管工作中。执法队员将录入基本信息生成二维码,通过扫码进入系统,开展日常检查工作。所有商户初始时均默认为“绿色”,即示范户标准。经检查,发现三次未按规定落实责任,则降级为“黄色”,予以当场处罚;再发现三次违规情况的,降级为“红色”,按照一般程序予以处罚。同时,智慧金凤综合指挥中心定期对动态管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反复出现违规的商户,进行约谈,并联合相关部门将其违规情况计入到信用评级系统上半年共检查商铺10086家,其中黄牌商铺21家,红牌商铺3家,绿牌商铺10062家。三是运用专业化、智能化手段,实现立体化执法监管。借助智慧金凤综合指挥平台,运用视频智能分析平台、“雪亮工程”等监控视频资源,将执法人员巡查与视频巡查相结合,通过信息化监管手段,将“非现场执法”工作新模式与执法中的重点、亮点、痛点有机融合,打破执法固化模式,实现现场可视化、取证多元化,全面提升执法效能和权威。

三、存在问题

一是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受执法力量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等客观因素影响,个别区域还存在整治不彻底、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乱堆放张贴问题反弹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着城市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是执法领域拓宽,执法压力增大。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后,基层综合执法部门承担的市级部门、本级划转的行政执法事项多达几百项,对于新交接的执法项目,虽然已经开展了相应的培训,但是执法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并熟练运用相关业务知识,导致在划转事项领城的执法办案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是缺少专业人员力量。城市综合执法改革中,银川市将部分专业性强的执法事项下放三区,但专业人员却未遂事走,如将规划部门人员划转至市综合执法监督局,却将违法建设领域中占最大比重的未有规划审批手续的违法建设的查处交由三区,因缺少专业人员和相关业务知识,导致工作效率明显降低。四是不文明养犬行为的管理处罚难度较大。不文明养犬行为流动性较大,执法对象多为居民个体,现场取证和后续处罚执行难度较大;犬吠扰民、伤人案件处理中,受限于门难进、证难取等问题无法落实有效的处罚措施,难以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有序推进新划转事项执法工作逐步完善与业务部门之间建立的管执联动机制、资源共享机制、信息互通机制等合作机制,就执法信息共享、管理执法联动、信访诉件办理等工作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积极与市综合执法监督局对接,完善新划转事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依据,各执法中队之间畅通沟通渠道,定期召开案件评析会、案卷评查会,及时分享交流疑难案件、办案要点难点、优秀案例等,树立“人人会办案、人人能办案、人人办好案”的理念,提升综合执法能力。二是加大联勤联动,进一步破解执法难题。充分运用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办案平台,配备便携式执法办案设备,在执法现场直接出具各类执法文书,提高办案效率,提升综合执法智能化、实战化水平。进一步挖掘无人机具有拍摄面广、动态跟踪、全面客观等优势,建立“无人机空中巡查+执法人员地面出动”的联勤联动执法模式,及时掌握现场动态,固定证据,破解个别领域调查取证难、证据易灭失等问题,打出执法组合拳。三是创新督查方式,提升工作实效。进一步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下沉执法人员实时定位,督查执法人员的实时工作轨迹,督促其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同时开展办案能手、监管能手、维权服务能手等评优评先活动,以比促学、以比促练、学用结合,在执法队伍中掀起一股学业务比技能、学先进比成效、学管理比形象的良好风气。并将执法网格的管理效果进行量化评比,评比结果纳入综合执法绩效考核中,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四是进一步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综合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及执法人员行为规范;积极对接业务主管部门开展划转行或执法事项业务培训,提高综合执法业务能力;全面开展执法人员任职培训、岗位培训,打造高素质综合执法队伍。

金凤区综合执法局

2020年10月13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