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 > 金凤区财政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文件

  • 640106-106/2017-45633
  • 金凤区财政局
  • 金凤区财政局
  • 有效
  • 2017年07月17日
金凤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17年07月17日 来源:金凤区财政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金凤区辖2镇5个街道办事处,46个社区、23个行政村,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5.16万人,占总人口的14%,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3600人,空巢老人15183人,失能半失能老人2906人,残疾老人1011人。金凤区切实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以“六个老有”为工作目标,以提高为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突破口,以老年人顺心为标准,不断加强老龄问题和老龄工作问题的研究,开拓进取,积极应对我区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格局,老龄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金凤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金凤区目前有公办养老机构1个(金凤区综合福利中心)。城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47个,其中包括日间照料中心17个;城乡农村老饭桌2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49个;幸福养老大院7个。服务对象是居住本社区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重点服务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优抚老人、低保或低收入老人。(三无老人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无法定赡养人,低收入指人均收入低于300元的老年人) 

  1、机构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情况。金凤区综合福利中心占地30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25409.8平方米,设计床位460张,计划分二期建设,一期已经完成,共5栋建筑,建筑面积10302.8平米,包括1栋综合供养楼,2栋公寓式供养楼,1栋医疗护理楼,1栋餐厅、文化活动、健身综合楼,设计床位200张,预算投资45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福彩资金1680万元,剩余资金金凤区配套。目前,二期工程一开始审图和做控制价,预计8月份开工建设。该项目集住宿、餐饮、健身、文化活动、医护保健等功能于一体,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康复理疗、日间护理等服务,全部项目完成建成后,将满足辖区所有农村五保户、城市三无人员的集中供养,承担未成年保护等社会救助功能,部分床位可满足辖区部分老年人的社会养老需求(特困人员70人,其中集中供养14人,分散供养44人,孤儿12人),结合本区实际。计划引入有实力、有一定养老经验的企业或社会组织经营。 

  2、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截止目前,金凤区采取新建、划拨、整合等形式建设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30个,面积均在300平米左右,设置有健身室、阅览室、棋牌室、多功能厅和居家养老服务站。每个老年活动中心都配备了1-2名公益性岗位专门负责管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7个,其中2015-2016年统筹安排中央福彩公益金900万元,实施9个项目,截止目前,完成6个已投入运行,3个在建(兴源村主体已完工,保伏桥主体已完工,宁安社区已在审图)。日间照料中心设置有生活起居室、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心理疏导室、娱乐室、洗浴室、洗衣房、紧急呼叫处理等功能室。通过日间照料中心可开展短期托养服务,为失能失智、半失能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送餐、洗澡、康复理疗、生活照料、悉心陪伴等服务,让老年人在中心无病可以修养,小病有人护理,休闲时可以娱乐、运动。 

  对已运营的“两中心”按照银川市政府关于印发《银川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精神,每年给老年人活动中心拨付5万元的运营补贴经费,由银川市和金凤区财政各承担50%。两中心由社区管理的40个,由社会组织管理的7个。 

  3、农村幸福院建设情况。积极探索和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按照“村级主办、互助养老、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原则,在农村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建设、整合农村养老幸福大院7个,面积在80平米到300平米之间,设有棋牌室、健身室、图书室、休息室、康复医疗室、多功能厅等,可提供休息、娱乐、咨询、保健、阅览、就餐等服务,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幸福大院让老年人走出了家庭,走进了没有围墙的大家庭。良田镇和顺新村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阳光家园、农村幸福大院2016年建成正式投入运营,交由社会组织银川市新天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管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日托、照料、用餐(配送餐)等服务,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等。 

   4、加大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围绕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努力构建有金凤区指导、街道监督、社区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共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49个,老年人助餐点23个,建成了金凤区智能化社区服务呼叫中心,为60岁以上老年人、二级以上残疾人家庭免费安装“宁居通一键式居家养老服务呼叫器”5000多户,有针对性开展服务。如针对能自理的老人,主要家政服务集中在打扫卫生、擦玻璃、家电维修、管道疏通、清洗油烟机等。针对腿脚不便、视力不好的半自理老人,主要服务就侧重医疗保健、代购代买等。针对老人吃饭的问题,不但推出老人优惠用餐,更为居住集中、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配备公益性岗位人员74人,为老年人、残障人、低收入家庭提供家政、缴费、订票、代购等23类,60多项服务,基本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健”七大日常生活范围。社区还充分发挥低龄老人的作用,发动低龄老人为需要帮助的困难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形成群体互助服务模式,营造出邻里互帮、共享幸福晚年的生活环境。 

  (二)养老服务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 

  1、推进养老保险服务。金凤区去年为755名居住在金凤区辖区的男60-80岁、女55-80岁的低保、高龄、特困等老年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投入金额11.325万元。今年计划为3000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2、加大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继续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金凤区财政投入144万元,为600名生活困难老年人购买了居家养老服务,每位老人每月服务费补贴200元。通过招标由社会组织宁夏宁居通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和银川新天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项目实施。 

  3、发放低收入高龄老人津贴。依据《银川市统筹城乡80岁以上低收入高龄老年人基本生活津贴发放办法》,取消城乡差别,提高了发放标准。按照城乡80-89岁257人(城市25人,农村232人)每人每月450 元,90周岁以上19人(城市3人,农村16人;百岁老人5人,)每人每月500元发放低收入高龄老年人基本生活津贴,全年共发放157.75万元。 

  (三)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 

  1、全力维护老年人权益。发挥老龄委成员单位作用,积极与司法局协调,设立老年人法律援助站和服务所,开通老年人法律维权绿色通道,为困难老年人提供免费法律帮助。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在人口流动大、居住集中的地方,采取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提高老年人防止电信网络等各类诈骗的意识。 

  2、关心关爱老年人。利用“春节”和“重阳节”均对9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进行了慰问,慰问金1000元,百岁以上老人慰问金由原来的1000元提高到了2000元。长城中路宝湖社区打造“邻里亲情+阳光服务”品牌社区,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队伍作用,常年为孤寡残和失能失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免费理发。组织义务巡诊队免费为失能老人义诊,志愿者通过“邻里亲情卡”开展为邻里老人买菜、送药、做家务等爱心行动,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改变了邻里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 

  3、创新形式丰富老年人文体活动。金凤区2016年5月18日成立打造1支老年人民间艺术团体“金凤区夕阳红文化义工团体联合协会”,共有38个文艺团队,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挖掘老年文化产业,推动基层文化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调动基层老年文艺工作者热情,使金凤区的老年文化艺术活动正规化、精细化、专业化。全力实施“欢乐宁夏 幸福银川”群众文化工程,举办了第一期“舞动最美夕阳 展示老年风采”广场民族健身舞大赛。组织协会团队到宁夏社会福利院、宁夏民康医院等单位进行“情动中秋 温暖你我”演出,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今年7月12-14日与延安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圣地”两地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反响挺好。 

  4、开展特色“敬老月活动”。金凤区各街道、社区认真开展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工作,与卫生部门协同在“敬老月”期间为老年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及老年常见病知识讲座。开展进社区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眼健康”等免费保健服务,进行眼部检查、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戒烟限酒等健康指导。制作宣传版面利用卫生节日、上街宣传等活动开展健康咨询、免费测量血压,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各街道、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人文艺活动,举办趣味运动会,开展书画进社区等活动,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友谊。通过开展“敬老文明号”活动,增强全社会人群的敬老意识,弘扬了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为老服务社会氛围,使老年人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龄工作目标。 

  二、金凤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社会养老助老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城市,社会养老助老工作主要由社区来承担。但当前在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1、观念认识尚未到位。一是老年人及其子女传统的养老观念尚未改变,绝大部分老年人习惯于独居或空巢生活,他们的子女也不愿意老人进行社会化养老。二是社会上对“孝”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社会养老助老是子女不孝、不尽责的表现。三是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部门对开展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资金投入仍显不足。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普遍开始重视民生问题,对社区老年事业的投入也在逐步增加,但与日益增长的养老助老实际需求相比,涉老资金投入仍显不足,社区老年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养老意识尚未形成气候,养老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民间资金涉足不多,民办养老助老机构数量少,档次低,养老服务管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专业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目前,社区老年服务人员大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尤其是公益性岗位人员,缺乏专业性的老年护理、老年心理等知识,服务质量难以到位。同时,社会上对养老服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老年服务工作地位低,待遇差,又辛苦,致使愿意涉足这一行业的人员不多。 

  4、“医养结合”有待于加强。由于政策保障不足,与医养结合有关的医疗养老和医保政策受财力限制,很多护理项目不能纳入医保支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施功能不完善,无力做到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上门护理服务。 

  三、金凤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思路 

  金凤区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建设五城五区为出发点,以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落脚点,秉承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重点实施“76531”工作思路,即打造7个老年助餐点,为600人购买养老服务,建设5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或老年人活动中心,给3000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继续完善金凤区综合福利中心的建设并投入使用。针对上述情况,为加快社区老年管理服务工作,特提出以下五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老年工作的资金投入。在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相当重要。可以说,如果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特别是在资金投入问题上,如果资金得不到保证,社区老年服务的硬件设施就无法建设和维护,服务的队伍就难以扩大,服务的水平也就难以提高。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及老年助餐点的运行的过程中,存在房屋年久失修、健身器材损坏、暖气管道老化、无障碍设施少等问题,建议自治区财政厅和民政厅领导协调,给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拨付建设和运营保障经费。还请协调天然气公司减免接入等相关费用(和顺新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申请天然气接入费50万元)。 

  2、建设专业性的老年社工队伍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养老服务涉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调适、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紧急救助等方面,从业人员需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为此,一方面要加快专业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原有非专业社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素质与能力水平。重点发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站的作用,同时,利用社会组织专业性强的特点,加强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此外,在社区老年服务中志愿者的作用相当重要,为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和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 

  3、整合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开展老年活动。除了加大政府投入,社区要注重对辖区内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可加强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鼓励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活动场所向社区老年人免费开放。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组建老年业余文体队伍,积极举办文艺汇演、体育健身、知识讲座、心理减压等活动,开设社区老年课堂,以满足老年人开发智力、充实知识、陶冶情操、强健身心的需要,使老年人老有所学,学有所得。 

  4、探索有效的平台载体,加强社区助老养老服务。社区要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要,全方位地提供不同层次的养老助老服务。就当前一些成功社区的实践来看,一是可以建立集娱乐、休息、医疗服务为一体的老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二是制作便民联系卡,为老年人与社区及商业服务网点联系沟通提供方便,为高龄老人、低收入失能老人免费配置“一键通”等电子呼叫设备,实现全覆盖。三是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平台,为社区居家老人建立档案,以组织相应人员提供针对性的老年服务。 

  5、全力打造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公建民营、资金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企业、社会机构与个人投身养老服务事业。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宁夏浩海桃园民族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系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理事单位,公司联合金凤区政府和中国一冶集团共同打造医养融合型养老示范区,致力于发展成为将医疗和养老产业相结合的综合化平台,打造具有特色的“桃园医养”品牌,现项目已开工建设,2018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 

    

    

                                                                                                                                     金凤区财政局  

                                                                                                                                   2017年7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