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 > 金凤区财政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文件

  • 640106-106/2016-61734
  • 银金财发[2016]49号
  • 金凤区财政局
  • 金凤区财政局
  • 有效
  • 2016年06月08日
关于转发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补充说明》的通知
银金财发[2016]49号
时间:2016年06月08日 来源:金凤区财政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各预算单位:

  现将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补充说明》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金凤区财政局 

                                                                                                                                  2016年6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全区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清查工作的补充说明 

    

各市、县(区)财政局,区直各部门: 

  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现已全面进入单位内部自查、数据完善、报表填报阶段,针对资产清查工作当中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补充说明如下: 

  一、 资产清查数据与决算差异问题 

  资产清查数据应与同年度财务会计决算数据进行核对,核对内容包括负债表核对、2015年资产增减变化核对、资产情况核对,如出现差异则在工作报告中对差异进行逐项说明。 

  二、 在建工程清查明确问题 

  在建工程清查: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填报单位会计科目核算的在建工程项目。包括在建项目(含正在建设的项目和已安排投资,未开工或未购置项目),建成未使用(含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目前仍未使用的项目),已使用未转固(含资产已交付使用但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项目、当年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但未转固定资产项目)。停缓建项目根据是否达到可使用状态分类,已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归在“建成未使用”;尚未达到使用状态的归在“在建”。在建项目涉及多个资产分类的,以投资额较大的资产的分类填列“行政事业单位在建工程情况表” 财清综 07 表)。因竣工验收等办理时间较长、已估值转入固定资产的项目,不填在建工程情况表,此类资产填写固定资产盘点单,在固定资产情况表中予以反映。如在建工程中涉及到资产繁多、可以以主体资产计入在建工程统计信息表中。 

  三、 无价值类土地资产盘点登记问题 

  无价值土地资产盘点:各单位针对无价值类资产进行资产清查时,在清查盘点单中清查价值填写为1元,清查数量为土地面积,清查结果为盘盈。同时在占有土地情况表中,根据实际情况手动调整使用状况分项数,保证分项之合等于合计数。 

  四、 财务清理问题 

  财务清理:单位已入账的待处置资产损溢中的金额在填报资产负债清查表时应为“零”填报,相关的金额还原到报表的原始项目中;行政事业单位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关于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先行自行进行账务调整,并以调整后的账面数填入资产清查明细表和资产负债表的“账面数”一栏。 

  五、 资产清查核实材料补充说明 

  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溢清查明细表” (财清明细 11 表)中,对于各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及毁损等状况准备有关详细依据(如技术鉴定资料),作为申报固定资产清查损溢的附件上报。 

  (一)固定资产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对盘盈的固定资产,提供下列证据: 

  (1)固定资产盘点单; 

  (2)保管人对于盘盈情况的说明; 

  (3)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确定依据(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类似资产的购买合同、发票或竣工决算资料); 

  (4)单项或批量数额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盘盈,单位难以取得价值确认依据的,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出具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清理出不属于纪检、监察部门规定清退范围的账外固定资产,且长期无偿占有使用的,若产权属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在当事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以按照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办理无偿划拨;若产权属于其他国有企业的,在当事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以按照国家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办理无偿划拨;若产权属于其他单位的,应当在尊重产权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由当事双方协商解决。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收购或租赁该资产的,应当按照市场价值签订转让或租赁合同,并按照规定程序上报。清查出的因历史原因而无法入账的无主财产,依法确认为国有资产的,应当及时入账,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围。 

  清查出的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按照估计价值入账,待确定实际成本后再进行调整。 

  2、对盘亏的固定资产,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1)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单; 

  (2)盘亏情况说明(单项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固定资产盘亏,单位有关部门要逐项做出专项说明,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3)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4)赔偿责任认定说明; 

  (5)单位内部有关审批文件等。 

  3、对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提供下列证据: 

  (1)国家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有技术鉴定资格的部门或机构出具的鉴定材料,如房管部门的房屋拆除证明;锅炉、电梯等安检部门的检验报告; 

  (2)不可抗力原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有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如消防部门出具受灾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事故现场处理报告、车辆报损证明等; 

  (3)单位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内部审批文件; 

  (4)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4、对被盗的固定资产,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1)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2)单位内部有关审批文件; 

  (3)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公司的出险调查单和理赔计算单、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4、无形资产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无形资产损溢应当提供无形资产盘点单、情况说明、价值确定依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类似资产的购买合同、发票或自行开发资料)。难以确认价值的,可以按照有专业胜任能力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确定的价值入账,没有相关凭据也未经评估的,应当按照名义金额入账。无形资产损失,依据有关技术部门提供的鉴定材料,或者已经超过法律保护期限的证明文件,将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账面余额,认定为损失。 

  (二)经济鉴证证明的内容及要求: 

  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应当委托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已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的事项除外。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单位、特殊事项不适宜聘请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的,应由内部经济鉴证工作组出具。 

  经济鉴证工作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是指经济鉴证工作组、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判断和客观评判,对单位的某项经济事项发表专业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包括:审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专业鉴定机构、内部经济鉴证工作组等(本章统称经济鉴证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格式见附表)。 

  (三)必须进行经济鉴证的情形: 

  1、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具体包括:单位虽然取得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但其损失金额无法根据证据确定的; 

  2、现金短缺或者存款损失的; 

  3、存在因不可抗力因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无法收回,逾期 3 年具有依法催收磋商记录并且能够确认 3 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或者逾期 3 年以上、单笔数额较小、不足以弥补清收成本的应收款项的; 

  4、单位难以取得外部具有法律效力证据的有关不良应收款项和不良投资损失; 

  5、单位损失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单位存货、固定资产等的报废、损毁; 

  6、单位盘亏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 

  7、单位各项资金挂账损失; 

  8、单位认为应当进行经济鉴证的其他情形。 

  (四)实施经济鉴证的必要程序: 

  1、督促和协助单位及时取得相关损失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 

  2、在单位难以取得相关损失及资金挂账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时,经济鉴证机构应当要求单位提供相关损失的内部证据; 

  3、经济鉴证机构赴工作现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相关调查资料; 

  4、根据收集的上述材料,经济鉴证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对单位相关损失的发生事实和可能结果进行鉴证; 

  5、通过认真核对与分析计算,对单位相关损失的金额进行估算及确认; 

  6、对收集的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形成经济鉴证材料; 

  7、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五)经济鉴证证明应符合的要求: 

  1、对于单位的相关损失应按照类别逐项出具鉴证意见; 

  2、鉴证意见应当内容真实、表述客观、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在单位损失经济鉴证工作中,经济鉴证机构必须认真查阅单位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和文件,勘察业务现场和设施,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与核实;对单位故意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会计资料和相关损失证据的,社会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有权对相关损失不予鉴证或者不发表鉴证意见。 

    

  附件: 

  1、资产清查报告模版 

  2、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模板 

  3、审计报告模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