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金凤区党委、政府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房子为目标,聚焦为民、便民、安民,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城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金凤区共改造老旧小区28个,178栋楼、涉及6976 户,均为2000年以前建成,建筑面积约57.92万平米,项目已于2024年7月中旬全部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6月底完成建设。
一、坚持问题导向,破解“精准改造难”
注重摸底体检。对涉改老旧小区开展全面体检,对照小区屋面漏水、管网堵塞、设施老旧等10项“问题清单”,找准安全隐患、设施服务短板。地毯式摸底调查小区居住人口结构、公共配套建设等情况,形成资源清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注重协商共治。坚持向群众身边延伸,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问题,组织社区、供电、燃气、通信等单位集体会商,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反复论证,确保小区内外、地上地下、平面立面联动更新。改造前收集道路维修等民愿200余条。
注重短板补齐。按照“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工作标准,“一小区一对策”合理确定改造内容、改造方案和建设标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二、坚持谋定快动,破解“多方协同难”
靠前争取政策。超前谋划布局先手棋,充分利用冬闲时间,自下而上筛选项目,住建、审批等部门主动靠前服务,超前办理项目立项审批手续,为项目资金争取做足提前量,资金落实后立即启动项目招投标,全力保障项目按时开工。
靠前保障资金。全力破解资金筹措难题,统筹多部门涉及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资金,充分调动专营单位和社会力量资金支持,切实发挥资金集聚效应。
靠前做好衔接。坚持排查在前,研究制定了金凤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标准化图集,充分利用BIM技术对涉改小区厘清管网布局和改造时序,组织参建单位多次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违章摸排、矛盾调处等准备工作,做到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项目化、清单化、措施化”。
三、坚持改造共建,破解“推进实施难”
聚焦多方协作调。组织专营单位统一审查方案、统一进场施工,做到管线改造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同步设计、与土建工程同步推进。提前研判今年雨量大且时间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调整建设时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速提质。
聚焦民愿民意调。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基层党组织牵头组织召开“板凳议事会”等方式,全过程收集民需、汇聚民智,设计单位全程驻点针对民意及时调整方案、给予技术指导。街道社区推出惠民措施鼓励居民参与自主改造,如锦绣苑社区动员居民积极开展户内上下水改造。
聚焦挂图作战推。实行“日协调、周调度、月督查”,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将施工全过程纳入监管,通过采取现场巡查、质量检测、居民监督等方式,倒逼施工单位保证质量。
四、坚持多元融合,破解“品质提升难”
推进功能完善。在改造中提前融入完整社区、嵌入式社区、海绵城市等建设理念,围绕房屋安全环境整洁、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完备、物业管理服务覆盖、长效管理机制健全五个维度推进改造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宜居水平。今年开展改造小区实现节水型小区创建全覆盖。
践行市场理念。将市场化理念融入到老旧小区改造之中,引入优质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配套设施建设与运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实现居民、企业、政府三方共赢。
完善长效机制。围绕“建管用”项目建设、运营全过程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施工、高水平管理。在建的环节扎实推进“楼道革命”、深入推进“环境革命”;在管的环节探索实施“党建+物业”等模式,在用的环节注重完善垃圾分类、智慧安防等实用性功能,使金凤区老旧小区改造形成金凤特色、改成金凤名片。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