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 > 金凤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 12640111454183163G/2025-00004
  • 金凤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 金凤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 有效
  • 2024年12月29日
金凤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4年12月29日 来源:金凤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金凤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银川市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实施就业创业优先工程,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结合工作实际,现将2024年工作落实情况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就业创业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截至目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303人(此项数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一体化系统自动调整),完成目标任务10000人的143%;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009人,完成目标任务7000人的100.1%;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460人,完成目标任务600人的243.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679人,完成目标任务7000人的138.3%;工资性收入13001.9万元,完成目标任务0.9亿元的144.5%;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12期468人,完成目标任务400人的117%;企业职工培训606人,完成目标任务600人的101%;发放外出务工交通补贴311.94万元;受理中小微企业申报社保补贴吸纳“三类人员”6人8.07万元;企业吸纳脱贫人员和长期失业人员税收优惠政策,已受理83家企业159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2649.9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500万元的176.7%;开展创业培训班6期189人(其中GYB1期40人,SYB1期30人,网络培训119人),完成目标任务180人的105%;培育创业实体770个,完成目标任务500个的154%;创造新岗位989个,完成目标任务850个的116.3%;创业带动就业2173人,完成目标任务2150人的101%;高校毕业生帮扶率91.84%。均完成今年目标任务。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政策宣传,提升服务质量。

举办“就业扬帆、政策护航”政策进企业宣传活动,精准推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措施。二是组织开展“聚势启新、与你同行”贺兰山中路街道楼宇经济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阅彩城业主大会政策宣讲活动,为100余人宣介楼宇经济、就业创业等惠企政策,推动商圈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在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部分街道举办“惠企政策进园区 利企稳岗促就业”政策宣讲活动,为企业深入解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优惠政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等政策,发放宣传册6000余份。四是在良田镇开展“铁杆庄稼保”“三类人员外出交通补贴”等政策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1000余册,扩大农村劳动者知晓率和受惠面。五是依托自治区一体化优化系统,按照《银川市购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实施办法(试行)》(银人社规字〔2023〕2号)等有关规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开展公共就业服务项目。方便求职人员匹配到合适的岗位,让求职者“少出门”或者“不出门”就能找到合适的岗位。

(二)推进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

一是推进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期12期468人,培训结束后,做到不少于2次的电话跟踪回访和就业推荐,确保为培训学员提供相应的培训后续跟踪服务,最大程度解决培训学员就业问题。二是实施创业培训项目。面向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返乡入乡创业人员、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重点群体开展补贴性创业培训,进一步提高特殊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开展创业培训班6期189人(其中GYB1期40人,SYB1期30人,网络培训119人)。

(三)聚焦政策扶持,兜底保障就业

一是落实公益性岗位安置。落实自治区及银川市共250公益性岗位指标,实行托底就业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截至目前,金凤区城镇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1021村公益性岗位人员70人。二是强化青年就业服务。落实青年就业见习政策,开展金凤区批次就业见习基地认定工作,认定辖区46家企业为金凤区就业见习基地。截至目前,实有在岗见习人数95人,累计发放见习补贴208.52万元。三是落实好社会保险补贴。6月组织召开金凤区发放2023年度就业困难人员及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业务培训会议,截至目前,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已发放完毕,共计3600人,补贴金额2110.69万元。四是落实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政策。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1262名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认定。

(四)创新就业形式,提升公共服务

一是做好公共就业服务。2024年开展线上招聘会31期,参与企业360家,提供就业岗位1391个,招聘人数5484人,线上参与浏览人数86793人次。开展线下专场招聘会9场,参与企业739家,提供就业岗位2750个,招聘总人数17221人,进场人数14200人,达成就业意向2187人。二是深化劳务工作站及零工市场建设。依托良田镇、丰登镇就业帮扶示范基地、劳务工作站及劳务经纪人,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有组织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转移对象、用工单位有效对接,提高转移就业成功率。截至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679人,工资性收入13001.9万元。零工市场位于良田镇和顺新村一队,建筑面积7000㎡。共有24个仓库,仓库面积达4000㎡,每天的零工市场的用工量180人,旺季时期可达到300多人。三是“铁杆庄稼保”保驾护航。持续发挥“铁杆庄稼保”政策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安全网”作用,深入两镇入村广泛宣传“铁杆庄稼保”政策,为广大农村劳动者提供政策解读、问题解答、参保登记等服务保障工作。截至目前,投保“铁杆庄稼保”482人,为移民群众外出务工保驾护航。

(五)强化政策支持,创业带动就业

一是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健全完善“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新服务”创业帮扶机制,鼓励符合贷款条件的个体工商户、种养殖户积极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2649.9万元。二是全面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鼓励农村转移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在金凤区创业,给予创业补贴。发放1514.6万元(其中高校毕业生65.6万元、农村转移就业人员99万元)。

(六)充实人才储备,助力企业发展

一是鼓励创新创业。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申报自治区领军人才项目2个。向银川市2024年招才引智双选会推荐5家企业参展、向“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合作项目推荐6家企业参展。向金凤区推荐人才工程(计划)2人,人才团队2个,截至目前,共向金凤区推荐人才38人。二是赋能激发产业活力。定期开展企业走访活动,与优秀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要求、需求和诉求。让重点产业园区、领军人才企业“吃透政策”,并将政策及时送达到各类人才手中。截至目前,实地走访辖区42家企业,收集企业人才信息1365条,其中本科学历1295人,研究生70人。  

三、特色亮点工作

(一)畅通人力资源流动渠道。4月18日金凤区举办“访企拓岗”活动,邀请青海大学昆仑学院师生一行50人,参观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走访企业,让大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技术发展以及人才需求,为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有力的指导,此次活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沉浸式的学习机会,也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搭建了桥梁,进一步深化东西部人社协作,促进人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为辖区经济的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启动“引凤创梦”CEO人才赋能计划。依托“引凤创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重点解决针对在智能商业时代,企业面临的系统化运营能力薄弱等问题重点开设的辅导班,辅导班总计15个模块,具有小班制,针对性强、系统性强、实效性强等特点。围绕时代变化-寻找创业原点、科学谋划-探索创业路径、思维方式-锁定创业靶心等三大核心板块通过理论基础、实践案例、企业具体问题定向问答等形式定期为在孵开展辅导。在辅导过程中,企业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企业战略定位、微观策略设计、落地经营计划等核心问题进行现场研讨,并制定出解决方案的落地实施路径。

(三)实施“校企一对一”服务,搭起高校与企业桥梁。针对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的对接工作中,推出一对一精准服务。深入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和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规划,实现高度匹配。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求职建议。组织毕业生代表到企业一对一交流,增进双方了解。建立实时反馈机制,及时调整服务策略。通过这种一对一精准服务可以大大提高对接成功率,能够帮助求职意愿高的毕业生顺利找到满意工作,也能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促进了就业市场的繁荣稳定。

(四)打造良田镇和顺新村“零工市场”。为了规范市场秩序和管理,更好地服务零工人员和企业,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在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建造“零工市场”(分拣中心)。“零工市场”建筑面积7000㎡,共有24个仓库,仓库面积达4000㎡,每天的零工市场用工量180人左右,旺季时期达到300多人。一是与企业做好用工需求登记,推送符合条件的求职者就业,并发布招聘信息30余条。二是在零工市场开展政策宣讲活动2次,并充分运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为良田镇村民提供服务。宣传引导灵活就业村民前往指定场所待工,了解招聘信息。

四、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不够理性。“00后”大学生在就业选择问题上相对独立、更加自我,常常忽略自身适应能力,导致就业幸福感降低,生活压力感攀升;对工作岗位要求过高,对自身能力水平没有清醒认识,导致工作能力和岗位需求不相匹配,出现辞职常态化、跳槽普遍化等现象

二)大众对基层农村就业存在偏见在社会大众中,有部分人认为基层农村环境差、发展落后,认为大学生去基层农村就业创业“不体面”。大学生因为缺少基层锻炼的机会,面临就业选择时,放弃选择在基层锻炼的机会。

(三)创业项目同质化。一些返乡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由于对各项创业扶持政策了解不到位、对创业风险的识别能力不高,在创业项目选择上存在从众心理,造成创业项目质化严重,导致创业项目竞争力弱、规模难以做大、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又会影响其创业成功率和项目成活率。

(四)家政从业人员素质差异较大,高端家政市场需求受到抑制。家政市场存在市场供需矛盾、管理与运作不完善、家政服务员素质与服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实现规模化。由于大多数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程度低,服务技能不能满足雇主的多样化需求,出现家政服务市场供需失衡状况。

(五)企业用工标准提高,农民工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导致失业率增加。随着企业发展,专业性越来越强,技术人才特别是专业性人才缺口有所增加,农民工在求职中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主要体现在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方面。一是传统观念里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运输等大多数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大,但因所从事的工作不需要技术技能,普遍薪资偏低,且农民工群体中大部分为“4050”人员,文化层次偏低,缺乏技术技能。二是农民工大多更倾向于快速就业增加收入,参加技能培训的主动性较差,在同等岗位中就业竞争力较弱,造成农民工就业不稳定,频繁失业。

五、2025年工作计划

(一)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健全完善“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新服务”创业帮扶机制,鼓励符合贷款条件的个体工商户、种养殖户积极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力争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00万元以上。

(二)全面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鼓励农村转移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在金凤区创业,给予创业补贴。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0家以上。

(三)鼓励创新创业引领驱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依托“引凤创梦”创新创业共享孵化基地,采取“政府主导+协会支持+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方式,充分整合政府、企业及社会资源,通过提供“一站式”全程跟踪服务,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2025年打造砖渠村引凤创梦中小产业集群基地。力争全年培育创业实体500个,创造新岗位850个,创业带动就业2150人以上。

(四)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采取线上线下招聘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岗位对接平台,拓宽劳动力求职渠道,帮助群众实现就业。通过“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招聘活动20场次(期)。      

(五)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服务站运营服务。依托宁夏人社一体化经办系统,围绕“1131”就业服务事项内容开发建设,分别嵌入“宁夏人社一体化系统、宁夏政务服务系统”,“乡镇一窗”、“i银川”APP系统平台,实施“大数据+铁脚板”就业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基层就业服务,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六)做好就业推荐,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做好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并落实“1131”集中服务工作,对纳入实名台账的未就业青年,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促进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七)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支持“金凤区家庭服务孵化产业园”后续发展,预计实现培训人数400余人次、孵化企业10余家、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500余人次。

(八)强化服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强化对用工企业和求职者的服务,认真审验做好失业人员办理。延伸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为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职业培训等一系列服务,通过多种方式结合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任务。

(九)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聚焦乡村就业困难人员、低收入人群,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推动就地就近就业和有组织转移就业,利用良田镇、丰登镇就业帮扶示范基地,劳务中介组织及劳务经纪人,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地就近就业,增加群众家庭经济收入,找准抓手、创新形式,完成全年转移就业任务。

(十)切实发挥劳务站、零工市场带动就业效应。极组织依托良田镇、丰登镇劳务工作站、零工市场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地就近就业,增加群众家庭经济收入。开展劳务经纪人培训,提高带动就业能力,依托劳务工作站及劳务经纪人,有组织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转移对象、用工单位有效对接,提高转移就业成功率。

(十一)全力做好就业政策宣传和各项补贴。强化稳就业促就业等积极就业政策宣传,扩大劳动者、各类企业和职工等服务对象知晓率和受惠面。安排专人进一步落实好“三类人员”外出交通补贴及社保补贴,个人直补、“铁杆庄稼保”等惠民工作。稳步推进做好2024年度就业困难人员及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审核上报工作,确保按时发放就业困难人员及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资金。

(十二)落实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行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做好公益性岗位招录宣传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人员尽快安置。

(十三)稳步推进青年见习基地孵化工作。评选上报金凤区生产经营正常、劳动关系健全、生产安全有保障的社会组织和企业为见习基地,为16-24岁的失业青年、高校毕业生到企业见习提供就业岗位,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