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金凤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城镇居民收入构成及特点
据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居民收支调查资料显示:2021年,金凤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08.2元,同比增加3630.0元,增长8.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表1 2021年金凤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单位:元、%
指 标 名 称 | 2021年 | 增加额 | 增幅 | 贡献率 | 拉动增收 | 比重 |
可支配收入 | 47208.2 | 3630.0 | 8.3 | - | - | - |
工资性收入 | 32854.0 | 2420.4 | 8.0 | 66.7 | 5.5 | 69.6 |
经营净收入 | 3308.1 | 234.9 | 7.6 | 6.5 | 0.6 | 7.0 |
财产净收入 | 2168.4 | 219.4 | 11.3 | 6.0 | 0.5 | 4.6 |
转移净收入 | 8877.8 | 755.4 | 9.3 | 20.8 | 1.7 | 18.8 |
(一)从收入构成来看,四大项收入呈全面增长态势。2021年,金凤区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2854.0元,同比增加2420.4元,增长8.0%。人均经营净收入3308.1元,同比增加234.9元,增长7.6%。人均财产净收入2168.4元,同比增加219.4元,增长11.3%。人均转移净收入8877.8元,同比增加755.4元,增长9.3%。
(二)从收入比重来看,工资性收入占比最高。2021年,金凤区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69.6%,占比较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人均经营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7.0%,占比较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人均财产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4.6%,占比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人均转移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18.8%,占比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三)增收贡献情况。工资性收入仍是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动力,增收贡献率高达66.7%,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5.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稳定发展,拉动经营净收入持续增长,增收贡献率为6.5%,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6个百分点;养老金上调拉动转移净收入稳定增长,增收贡献率为6.0%,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5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平稳增长,增收贡献率为20.8%,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7个百分点。
(四)排位情况。从绝对量看,2021年,金凤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08.2元,比银川市平均水平(42412.0元)高4796.2元。在银川市三区两县一市中,排位第一,比收入水平最低的西夏区(34928.7元)高12279.5元。从增幅看,2021年,金凤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3%,比银川市平均增速(7.6%)高0.7个百分点。在银川市三区两县一市中,排位第二,比增幅最高的永宁县(8.6%)低0.3个百分点,比增幅最低的兴庆区(6.4%)高1.9个百分点。
表2 银川市辖区内三区两县一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单位:元、%
地区 | 2021年 | 2020年 | 增速 |
银川市 | 42412.0 | 39416.4 | 7.6 |
兴庆区 | 45080.0 | 42363.5 | 6.4 |
西夏区 | 34928.7 | 32610.6 | 7.1 |
金凤区 | 47208.2 | 43578.2 | 8.3 |
永宁县 | 36600.8 | 33697.6 | 8.6 |
贺兰县 | 37473.5 | 35195.1 | 6.5 |
灵武市 | 38809.8 | 35887.2 | 8.1 |
二、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一)工资性收入占比高,城镇居民增收途径窄。金凤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过度依赖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增收途径有限。从调查数据来看:2021年,金凤区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高达69.6%,增收贡献率高达66.7%,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5.6个百分点,而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三项之和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30.4%,增收贡献率仅为33.3%。
(二)二三产业发展尚有困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凤区城镇居民从事非农生产经营活动的家庭逐年增加,二三产业经营性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尽管金凤区处于银川市城市发展的商圈地带,但是受营业房屋租金上涨、用人成本增加、网购冲击、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经营净收入增速趋缓。
(三)财产净收入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虽趋多元化,但主要集中于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收益风险较高,且容易受到股票、基金和房地产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收入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促进增收的建议
(一)壮大区域经济,创造就业机会,确保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一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金凤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力抓项目促投资,立足金凤区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培育新型商业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二要结合金凤区区位优势,牢牢把握商圈发展的地域机遇,扶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商业服务业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提供就业岗位的主力军。
(二)扩大增收渠道,实现城镇居民收入多元化。积极引导、鼓励城镇居民多渠道获取其他劳动收入,不断优化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达到增收目标。一是充分利用“双创”机遇,改善创业环境,扩大创业领域,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实现创业的生动局面,有效带动金凤区城镇居民家庭经营产业收入的稳定增长。二是要通过政策倾斜,实际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扶持、鼓励现有二、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吸纳更多就业。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入群体转移性收入。一是要加快建立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政府救济为主导、社会互助为补充,多层次、全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城乡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服务。二是进一步完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水平和覆盖面。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