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 > 金凤区卫生健康局 > 信息公开目录 > 医疗卫生

  • 116401110100968270/2023-01734
  • 金凤区卫生健康局
  • 金凤区卫生健康局
  • 有效
  • 2023年04月19日
金凤区“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19日 来源:金凤区卫生健康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根据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开展宁夏“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金凤区卫健局积极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现将中期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金凤区地处银川市中部,于2002年建区,行政区划东起唐徕渠、西至包兰铁路、南接永宁县、北临贺兰县,总面积353平方公里,辖2镇6个街道办事处,20个行政村、63个社区。辖区人口6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3万人,农村人口4.1万人。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98家,公立医院12家,其中包含:1家中医医院;民营医院11家,其中包含:2家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6家,其中:乡镇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均已建设中医馆。社区卫生服务站24家,村卫生室15家。个体诊所、门诊部329家,其中:中医诊所35家。2021年基层医疗机构年门诊量为85.85万人次,2022年基层医疗机构年门诊量为76.51万人次,同期对比增长率48.06%。

二、工作实施情况

(一)强化政策引导。根据《银川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2021—2022)》(银党办发〔2021〕27号)文件精神,制定印发《金凤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2021-2022)》的通知》。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金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2017年、2021年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审工作。

(二)完善设施设备。金凤区历年来积极争取自治区中医馆建设项目,配置完善的中医药诊疗设备,规范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机构数达到100%;配备足量中成药和中药饮片、配置TDP神灯、中频治疗仪、针灸针具、艾灸盒、火罐、刮痧板等设备,能够运用中医药方法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及中医健康指导服务等工作。本级政府每年投入5万元,用于中医药文化宣传及适宜技术提升。

(三)优化人才队伍。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基层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重点加强在职人员培训:组织在职人员参加自治区、市级举办的中医全科医师培训和转岗培训100余人次,使其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和中医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鼓励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采用学术讲座、远程教育、师承教育、临床进修等多种形式,以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的学习;组织中医馆内12名中医师参加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有效全面提升中医馆服务能力;组织基层医疗机构102名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人员参加市级培训班,提升公共卫生中医健康管理能力;依托继续教育项目委派中医技术骨干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共10期,参加培训人员700余人次,全面提高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的中医药服务水平;努力提高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的中医药服务水平。

(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以中医药传承创新为抓手,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争取区级建设项目,分别在:满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阅海万家E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馆,创新引领投入22万元,在良田镇植物园村、金星村卫生室建成全区首家基层“中医阁”,通过氛围营造、设备配置、人员配置等,有效提升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阁”配置中药饮片200种,中成药68种,提供拔罐、刮痧、艾灸等4类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艾灸服务170人次,针灸320人次,中频治疗120人次,拔罐110人次,中医药服务826人次。“中医阁”建成和投入使用,让百姓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安全、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为保障农村居民健康贡献了力量。

(五)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为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根据居民体质辨识情况提供规范的中医健康干预服务,通过提前干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提前干预,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又节约了医疗资源和社会财富。利用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开展防病治病工作,广泛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发放中医药宣传资料,在病房、候诊室、接种候诊室、学校等场所循环播放中医药宣传光碟,辖区居民的中医药预防保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40%以上。

(六)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区域内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优化中医诊疗环境,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开展科学研究,加强中医科与其他科室的交流合作,在临床科室推广使用中医药特色治疗,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让更多老百姓了解和接受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特色技术得到较好的推广,指导两镇卫生院中医药特色技术的推广及开展,发挥技术辐射作用,使中医药文化在基层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使用。

(七)推广中医药文化。大力推广中医药文化建设活动,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突出中医药的文化特点,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广泛开展中医宣传教育工作。金凤区丰登镇卫生院为进一步推广中医药文化,打造中医药文化科普阵地,通过中医药知识展板、中医药器具、中医药人物模型、中医药书籍、中药饮片、中医养生保健体验设备、中医阅读角等多元化手段,向居民宣传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广大群众走进中医药、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阅海万家E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城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文化知识角;印制中医预防与保健临床常见疾病1000多本,《中医药法》宣传海报2000张。同时,营造中医特色的环境氛围。在医疗机构内利用中医药宣传专栏、中医文化格言、中医小贴画、中医药宣传横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医药宣传工作。结合“中医药进乡村 进社区 进家庭”活动、“《中医药法》宣传活动”,在西湖苑社区举行大型中医药文化宣传演出活动,为群众宣讲中医药防病基本知识,让居民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提供义诊咨询,现场体验针灸推拿、特色保健等中医传统技法,并通过大篇幅的科普展板,让基层群众能多接触中医、了解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理念,通过多种形式,使群众更加深入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认同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感受中医药。据初步调查,城乡居民中医药服务知晓率达到86.96%,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达91.19%。

三、典型经验

    (一)充分发挥金凤区医疗健康集团牵头医院银川第二人民医院中医优势,定期选派中医科专家至两镇卫生院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坐诊、义诊宣传等,有效带动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

(二)积极完善以银川市中医院、宁夏秦杨中医院为依托,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宁夏秦杨中医院、银川市中医院通过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医联体帮扶协议,通过进修、轮流下派、千名医师下基层、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等方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金凤区中医药人才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共计培养21人。

(三)良田镇卫生院引进二三级医疗机构运用的内热针治疗技术;金凤区丰登镇卫生院引进优质人才,邀请银川市中医医院专家以多点执业形式带动卫生院中医技术发展,同时,与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创新中医诊疗技术,三区两县及其他地区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共计诊疗4000多名患者。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凤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中医药服务资源总量不足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医药服务网络不完善,无县级直属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对市属医院举办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机制不畅,很大程度上制约辖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二是尽管中医药特色治疗有着简、效、便、廉的优势,但在巨大的医疗市场里边占的比重非常低,中医药在预防保健领域的巨大效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三是辖区在管医疗机构均为基层医疗机构,受工作环境限制,存在缺乏科学带头人、中医药人才匮乏、流失快的问题,中医药人才队伍不稳定。四是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面积偏小,开展适宜技术空间受限制。五是基层中医诊疗项目价格偏低中医药事业相关政策、知识普及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中医药投入,合理安排专项资金,并将专项资金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二)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基层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运用中医药技术对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逐步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目标人群覆盖率。

    (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普及。

    六、工作建议

    建议上级中医医院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的帮扶,提供先进的技术指导,加强对中医医师的培训,提高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疗效。


银川市金凤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4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