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金凤区卫生健康局始终把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作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现将金凤区2023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金凤区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9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4家,村卫生室15家。目前,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基本标准的基层医疗机构6个,达到国家推荐标准3个。现有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616人(含村医),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72人。
二、主要做法及亮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坚强有力。金凤区高度重视“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成立了由卫生健康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及局各业务科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印发了《2023年金凤区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了“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专题会议,周密安排部署,提高各机构负责人重视程度,动员和引导辖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参与此次活动。要求各创建机构对照新版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服务指南(2022版),逐条梳理,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力求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医疗业务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二)软硬建设齐抓,提升基层诊疗能力。自筹资金200余万元对良田镇卫生院手术室、中医科住院病房等就医环境进行改造,增设数字化接种门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急诊抢救室等科室,补齐基层职能科室设置不健全,无手术室等短板,同时增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呼吸机、麻醉机等设施设备,通过对硬件设施的改造提升,增强了患者就医体验,改善了医疗服务环境。
(三)多举措出实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各基层医疗机构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载体,依托紧密医联体、互联网+医疗健康等优质资源将活动开展与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服务能力提升等日常重点工作相结合,切实统筹实施和推进。成立金凤区医疗健康集团,持续推进上海西路街道网格化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通过专家团队长期驻点业务指导、临床带教、理论培训等措施,逐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共享预约挂号、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延伸处方等服务,实现了“基层住院、上级检查、结果互认”。
(四)措施精准有效,机构管理严格规范。一是成立了由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牵头,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阅海分院、金凤区疾控中心、金凤区妇幼计生服务中心及34家基层医疗机构组成的“医疗健康集团”,建立了不同级别、类别医疗卫生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了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加强城乡居民健康管理水平、落实分级诊疗各项制度,推动辖区医疗资源整合,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医联体优势,积极探索建立辖区乡镇卫生院和辖区二级医院对口帮扶,与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签订技术帮扶协议,树立“一盘棋”思想,通过专家团队长期驻点业务指导,临床带教及理论培训等措施,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增设耳鼻喉科、眼科等弥补自身缺陷和不足,组建普外科、内科、妇科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团队,组织专家每周一次下沉卫生院,对辖区群众的常见病、慢性病予以诊断和治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 三是针对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院感工作薄弱的问题,通过邀请三级医疗机构院感、医疗等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医联体医院专家定期到基层手把手指导等多种途径弥补不足,逐一落实。组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到已创建成功的单位观摩学习,交流创建经验,主动找差距,及时查漏补缺、补齐短板,以先进促争创,切实转变基层医疗机构思想观念,从“要我创”向“我要创”转变。四是严格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诊疗规范、操作常规、技术标准、服务指南等规定,开展疾病防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抗菌药物管理,规范处置医疗废物,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在显著位置公布医务人员信息、城乡居民医保报销信息、规范管理制度等。
三、自评结果
严格按照自治区、银川市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逐条梳理,从功能任务和资源配置、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管理及综合管理四个方面对金凤区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自评,自评结果如下:
良田镇卫生院:基本条款88条中,A档“优秀”达到43条,占48.86%,B档“良好”达到72条,占81.82%,C档“合格”达到100条,占100%,推荐条款12条中,A档“优秀”达到5条,占41.67%,B档“良好”达到9条,占75%,C档“合格”达到100条,占100%,达到国家推荐标准。
碧水蓝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条款80条中,A档“优秀”达到51条,占63.7%,B档“良好”达到77条,占96.2%,C档“合格”达到80条,占100%,推荐条款12条中,A档“优秀”达到3条,占30%,B档“良好”达到9条,占90%,C档“合格”达到1条,占100%,达到国家推荐标准。
鲁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条款80条中,A档“优秀”达到26条,占32.5%,B档“良好”达到54条,占67.5%,C档“合格”达到80条,占100%,推荐条款10条中,A档“优秀”达到0条,占0%,B档“良好”达到7条,占70%,C档“合格”达到7条,占70%,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黄河东路双渠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条款80条中,A档“优秀”达到16条,占20%,B档“良好”达到49条,占61.2%,C档“合格”达到80条,占100%,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四、存在问题
(一)专业人才匮乏,科室设置受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任务重,工资待遇较大医院低,引进及聘用专业人才存在困难。无专业人才在基层医疗机构注册职业地点,导致上级行政审批部门对基层医疗机构科室审批受限,无法审批急诊、麻醉、五官、康复、精神(心理)等诊疗科目,无法开展相应工作。
(二)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不足。两镇卫生院虽已新建手术室,但暂无麻醉科及麻醉医师,仅能开展清创缝合及囊肿切除术等局麻下操作的手术,无法开展二级及以上手术及危重症诊疗。因人才队伍建设及科室配备不足,导致卫生院不能开展分娩、输血、造影检查、麻醉、血液透析等服务。
(三)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有待加强。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缺少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较少,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处方门诊处方普遍存在不及时加盖医生签章,审查不仔细,导致用法、用量不正确;部分临床医师对处方作为医疗文书的法律意义认识不足,不重视处方书写的管理规定,临床诊断缺项或填写不规范,甚至出现药品适应症与临床诊断不符等现象,导致处方质量考核与奖惩管理应用落实不到位,医疗质量控制有待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新模式。积极设置人才引进政策,积极鼓励基层医疗机构现有工作人员学历提升、职称提升并与工资正向挂钩,优先聘用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等专业人才,做好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的均衡发展,做到人、财、物要素优化组合,资源共享,突破人才、基本药品目录、诊疗技术能力等瓶颈问题。
(二)进一步抓好继续教育,解决人才断层问题。依托医联体、全科医生培训、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积极派送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到三甲医院进修、充分利用千名医生下基层、凡晋必下等优质资源,通过“传、帮、带”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
银川市金凤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10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