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 > 金凤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 11640111596208143A/2024-00239
  • 银金文体广电发〔2024〕34号
  • 金凤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
  • 金凤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
  • 有效
  • 2024年10月14日
关于金凤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银金文体广电发〔2024〕34号
时间:2024年10月14日 来源:金凤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我局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国家和区市的统一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文物普查各项工作截至8月底,已完成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复查15处,复查率100%,新发现文物7处,新发现比例46.67%。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普查基础

(一)坚持高位推动。制定印发《金凤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组建由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宣传、统战、文旅、公安等23家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凝聚各领域多方面合力,构建强有力的工作体系,夯实“四普”工作基础。

(二)组建专业队伍。采用政府购买服务+部门人员协同”的形式组建专门文物普查队伍,先后召开普查工作推进会议2次,明确任务目标、工作要求,全周期开展“地毯式”普查,确保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实现应普尽普,推动普查工作落实落细

提升普查水平。积极组织参加区市各类普查学习培训活动,以普查小组为单位,开展专题培训2次、实地实操培训2次,着力增强文物普查人员专业能力水平。

二、加强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氛围

制定印发《金凤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利用518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契机,采用悬挂横幅、LED屏投放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文物普查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提高公众知晓率和认同感。联动宣传部门,通过金凤电子快报发布《金凤区关于征集不可移动文物线索的公告》,畅通群众参与渠道,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

三、抓实全面普查,建立文物档案

全面开展文物资源专项调查、考古调查及区域性专题调查等工作,“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基本信息进行梳理汇总,7月15日正式启动实地普查调查,深入社区、乡村,运用无人机航拍、三维扫描等信息科技手段,精准测量记录文物资源基本信息,为文物保护与研究奠定详实数据基础。截至目前,金凤区已完成辖区内15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现场核查工作,其中古遗址3处唐徕渠银川金凤区段、良田渠银川金凤区段、新开渠),古建筑8处(佛泉寺、青龙庙、关帝庙、无量寿佛寺、来佛寺、宁夏伊斯兰经学院、威仪堡玉皇庙、黄渠佛宝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处(余家寨清真寺、银丰清真寺、西湖农场二队民居、西湖农场大礼堂)已全部录入系统,处于审核阶段。目前,正在积极筹备7处(宁夏银春面粉有限公司、银新铁路专用线、宁夏国际会议中心、宁夏图书馆、宁夏铁道干校建筑群、宁夏博物馆、银川党史馆)新发现线索普查准备工作。

下一步,金凤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将严格按照普查要求,继续推进普查工作,做好新发现文物的数据和相关资料的采集登记、系统录入等工作,高质高量完成实地四普工作任务。同时研究解决普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总结经验、优化做法、完善机制,确保四普科学有序推进。

特此报告。

  

  

  

  银川市金凤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

  2024年1014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