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 > 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 640106-128/2021-00232
  • 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 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 有效
  • 2021年11月25日
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管委会2021年人才工作自评报告
时间:2021年11月25日 来源: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2021年,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按照“储备人才资源、转化发展资本”的要求,认真履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重点开展了金融、管理、法律、数字经济、土地规划类等高层次人才和文化旅游、电子竞技专业人才引育工作,为园区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源。截至目前,园区机关硕士学历干部职工8人,本科学历28人,占机关总人数的84%;园区企业引进企业高管、硕博或有中级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1373人,其中本科以上人才947人、硕博人数135人。

    2021年阅海湾商务区荣获国家海智计划示范基地,在2021年银川市人社局6月21日关于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人选的公示中,宁夏新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王彦涛获得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人选荣誉,宁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荣获自治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人才聚集情况

一是以招引企业聚集人才。截至目前,引进企业4200家,落地引进高层次人才2000余人,涉及金融、管理、规划、语言、数字经济等领域二是以平台优势吸引人才。充分发挥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金融集聚区、CBD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带动创新、引领转型的作用,以示范区建设吸引集聚“轻资产、新业态”人才。三是以政策洼地构筑人才高地。制定完善了《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招才引智实施细则》、《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暂行办法》等,在CBD保险大厦24楼设立了人才公寓,并配备餐饮、健身、休息娱乐等配套,对人才关心的引进培养、政策扶持、生活保障等方面进行整合创新,构筑人才政策新优势。

(二)引才活动开展情况

开展走企访才活动,强化商务区与入园企业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意见建议。定期举办党建、商务礼仪培训、金融、“四新经济”等专题讲座,提高储备人才综合素质。在帮助入园企业制定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积极性的配套政策的同时,大力宣传商务区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和在商务区工作的优秀人才、专家先进典型,营造尊重外来人才的良好舆论环境。全年举办“解科创政策·迎机遇前行”、“希望·前行创业节-银川能源学院2021年校级“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区级选拔赛”、“人才金街”2021春季毕业季大型公益招聘会”、“职在前行·C位以待 银川能源学院校园专场人才招聘会”等创业指导培训及人才招聘活动16场。

(三)搭建平台招引人才

打造互联网数字经济产业园,自2020年6月投运以来,新入驻67家数字经济类企业,2021年完成税收1000万元,创造线上交易额40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200余人。入驻代表企业有贝壳网、58科创、易华录、楠浔府、搜狐、抖音、今日头条等,其中上市企业1家、互联网百强企业1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宁夏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央企2家。打造银川科技服务产业园,成为西部首个专业科技服务特色产业集聚区,可为科技企业提供线上线下服务内容包括财税记账服务、法律服务、品牌咨询、科技咨询、人才服务、投融资服务、政策咨询服务、知识产权等服务咨询和需求梳理。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引入科技企业和服务机构33家,包括12家科技服务机构和21家科技型企业,招引科技领域人才42人。打造了金凤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于2021年6月24日正式揭牌,进一步壮大提升银川科技服产业园服务规模和服务水平。打造了跨境电商产业园。吸引阿里巴巴国际站本地渠道商(宁夏)跨境电商服务中心落户园区,标志着阅海湾商务区跨境电商产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力争首年新增引进跨境电商企业数20家,实现跨境电商B2B业绩目标不低于5000万美金;预计三年将累计引入跨境电子商务类企业100家,实现线上交易额20亿元以上,引进和培养500名以上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专业人才。打造了数字人才基地。以“1+N”模式政企联合共建数字人才基地,基地建设以“N”个企业为主,构建涵盖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数字人才的“产研训融合、政企社协作”生态圈,打造立足银川、面向全区、辐射西部的数字人才培养基地。万界数字学院、宁夏跨境电商人才实训孵化就业基地已经开始运营。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商务区虽已有一定的人才发展基础,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结构不够优化。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小、效益低等短板和不足,特别是文化旅游、电子竞技等新经济新产业所需人才的“招才引智”工作推进缓慢,高精尖缺人才支撑不足。二是人才政策吸引力有限。园区人才政策主要是具体执行区市相关政策,自有政策如人才公寓等政策制度手段单一、扶持力度较弱,对人才吸引效果还不明显。三是人才引育工作机制需做到实时更新。园区人才工作在人才流动、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信息统计分析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三、下一步改进举措

在今后的工作中,商务区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银川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培养造就一支具有竞争力、富有创造力、体现时代活力的人才队伍,为商务区发展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当前,园区发展建设正处于爬坡过坎关键时期,金融、文创、旅游、电竞、信息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将带来人才数量和质量需求的爆发期。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和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工作的客观规律,努力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工作原则,把人才工作和园区发展建设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协调服务、沟通联络、信息报送和统计调查等工作,切实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人才引进是双向选择,既要立足地域实际,又要尊重人才自身需求。如果对人才盲目引进,不仅会造成财力的浪费,更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商务区发展建设情况,聚集主导产业紧缺人才。围绕以金融保险为核心,以文化旅游等产业为辅 “一核多极”产业发展体系,把引才和育才作为增加人才数量、提升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积极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与区内外著名高校、上海陆家嘴、广州天河CBD等建立招才引智合作协议,加强引进博士、专家、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二是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对园区现有人才,选派优秀人才到区外高校或相关机构学习,加大人才激励表彰力度,定期评选表彰园区内优秀人才或特殊贡献人才,组织优秀人才开展体检、休假疗养活动等。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准确把握《银川市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用足用活区市人才相关政策,对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要紧缺人才,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在个税、住房、生活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政策优势,打造政策洼地。发展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机构,加快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和产学研政资介合作平台,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量身定做”的综合服务;积极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探索加强与园区人才联系的方法与途径,在生活上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管委会

                                             2021年11月25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