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无障碍阅读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其他文件>区政府文件>区政府办发

索 引 号: 116401110100966919/2024-00109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机构: 金凤区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4-05-09
责任部门: 金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05-09
名 称: 关于印发《金凤区推进银川市建设“四水四定”试点市落实方案》的通知
图文解读: 一图读懂关于印发《金凤区推进银川市建设“四水四定” 试点市落实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金凤区推进银川市建设“四水四定”试点市落实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单位,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管委会,阅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海阅资本运营控股有限公司、金凤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供销合作联合社、市属各派出机构:

    现将《金凤区推进银川市建设“四水四定”试点市落实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59

(此件公开发布)

























金凤区推进银川市建设“四水四定”

试点市落实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下简称“四水四定”)原则,深化、细化、实化《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四水四定”重点任务(2024—202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2024年“四水四定”工作要点〉的通知》(宁政办发〔202416号)和《银川市建设“四水四定”试点市实施方案》(银党办发〔202421号)措施任务落实,推动金凤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协调发展,结合金凤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要求,坚持“四水四定”,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加快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强化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布局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人口规模、城市布局、产业结构、生态建设,切实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为推动银川市“四水四定”试点市建设做出金凤贡献。

(二)基本原则

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提升用水效率,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良、生产低碳、生活宜居导向,坚决守住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红线,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打造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

整体布局,精准突破。统筹调配黄河水、地下水、非常规水水源,建立总量控制、指标到直开口、分区管理、空间均衡的输配水体系。打造社区节水、农村供水样板,形成人水和谐、产城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紧紧围绕“四水四定”,对标黄河流域及西北省份县区先进水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先行探索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上闯新路,在制度创新上做文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主要目标

2024年,金凤区取水总量控制在1.771亿立方米,耗水总量控制在0.86亿立方米,非常规水利用量达到1400万立方米,再生水回用率达到45%。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2.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7.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力争达到0.563,高效节水灌溉率达42%上。

二、重点任务

(一)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人”

1.强化城镇开发边界管控。严格落实银川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强化城镇开发边界管控,严格控制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不高于2020年现状城镇建设用地的1.35倍;配合银川市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配合银川市健全项目全过程审查制度,建立公园类生态建设项目严格审批和监管长效机制。(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各镇街)

落实措施:配合银川市推进金凤区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维护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上报银川市;配合银川市推进详规单元划定工作,提供划定资料上报银川市;推进丰登镇、良田镇村庄规划成果完善,严格落实城镇开发边界管理实施细则。

2.深度实施城乡生活节水。严格执行《水效标识管理办法》,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城乡生活节水器具普及。全面开展公共机构节水达标建设,金凤区党政机关节水型单位建成率达到95%以上,事业单位节水型单位建成率达到92%以上,节水型学校建成率达到80%、节水型医院建成率达到100%。启动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活动,创建率达到40%。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推广农村节水器具普及。完成金凤区节水型社会达标示范县(区)创建任务,巩固银川市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各镇街,配合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分局)

落实措施:一是全面开展公共机构节水达标建设,金凤区共160家公共机构,成功创建144家,创建率达90%(行政单位55家,创建成功53家,创建率达96%事业单位105家,创建成功91家,创建率达86%),今年需新创建节水型公共机构至少8现有物业管理居民小区409个,已建成节水型居民小区48个,今年需新创建节水型小区116(每个街道创建节水型小区20个)二是持续推进农村改厕。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今年完成新建农村厕所285个,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8%以上。三是全面完成金凤区创建节水型社会达标示范县(区),创建任务已通过自治区水利厅审核,目前等待国家验收,预计今年6月底完成创建任务

3.降低农村管网漏损。全面落实供水企业水资源税征收改革措施,对农村公共供水企业水资源税统一在取水环节征收。加快实施两镇老旧管网更新改造项目,加强输供水设施维修改造和水质检测设备的更新改造,推进农村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智能探测及管控体系,切实降低管网漏损率,2024年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水务局、金凤区税务局、宁夏水投金凤水务有限公司,配合单位:各镇街)

落实措施:2024年计划实施丰登镇永丰水厂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工程项目,更换漏损率较高的供水管网4.85公里,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该项目预计今年7月初启动建设,9月底进行竣工验收。

4.开展城镇公共领域节水。严格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对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全部采用节水器具。全面实施火车站等公共建筑用水设施节水器具升级改造。严控宾馆、洗车、洗浴、室外人工滑雪场等高耗水行业用水行为,建立高耗水服务行业用水台账,强制高耗水服务企业安装节水器具。(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各镇街,配合单位:工业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火车站广场公园管理所)

落实措施:严格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全部采用节水器具以宾馆、滑雪场、洗车洗浴等较大用水户为重点,从严控制用水指标和用水定额管理。

5.强化农村生活用水安全保障。实施2024年金凤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和水质提升项目建设,实施农村人饮水质联动检测,强化农村人饮水质跟踪和监督检测力度,不断提升农村人饮保障水平。(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两镇)

落实措施:2024年计划实施丰登镇永丰水厂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工程项目,解决丰登镇润丰村、永丰村14队农村饮水问题。强化监管责任,监督检查运营管理公司全面落实供水安全“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全面落实饮用水长效管理,建立管理责任、水源地保护、过滤消毒设备使用养护、水质监测评价、线表养护维修、应急抢险等制度。

6.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城区管网修复提标改造,配合银川市实施金凤区中北部海绵城市项目。加速城区积水点改造,建设海绵型广场、公园、绿地及生态停车场等项目,提升城市雨水资源蓄滞、利用能力。2024年底,海绵城市建设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牵头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配合单位:各街道)

落实措施:一是加快项目推进,对计划建设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大协调配合力度,高效开展工作,严格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推进项目建设工作,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二是加强过程管控,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严格按照海绵城市设计规范、流程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工作绩效机制。

7.科学规划城镇绿地布局。配合银川市编制水资源刚性约束条件下园林绿化中长期规划,明确园林绿化节约用水计划、目标、措施,实施再生水与绿化管网连接项目。2024年底,金凤区建成区绿地率控制在41.4%以上,再生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园林绿化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30%以上。(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配合单位:各镇街)

落实措施:配合银川市编制水资源刚性约束条件下园林绿化中长期规划,明确园林绿化节约用水计划、目标、措施,配合银川市实施再生水与绿化管网连接项目,确保2024年底金凤区建成区绿地率及再生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园林绿化再生水利用率达到要求

8.坚决遏制各类违法违规取水行为。严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划红线,严禁建设违反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原则的项目,坚决杜绝“挖湖造景”。健全项目全过程审查制度,建立公园类生态建设项目严格审批和监管长效机制。中央环保督察等反馈整改问题清仓见底。牵头单位:展和局、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审批服务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各镇街)

落实措施:严格水资源监管,强化监测管控。开展“水”“湖”及水土保持领域专项治理,严肃查处非法取排水、破坏水环境、损坏取用排水设施等行为。坚决整治各类反馈问题,确保2024年底前中央环保督察等反馈整改问题完成销号。

(二)坚持“以水定产”

9.深度实施农业节水增效。严格农业用水总量控制,统筹粮食安全和以水定地任务目标,坚持适水种植、适地种植,科学合理压减灌溉定额超过600立方米的高耗水农业种植规模,扩大低耗水高耐旱作物种植,持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推进先进的畜禽养殖方式,发展节水渔业、农牧业,配合银川市实施渔业尾水处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2024年,养殖用水循环利用和达标排放率达到70%农业用水量占比达到30以上,逐步形成与水资源、土地资源相适应的科学、高效农业种植结构。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水务局,配合单位:两及涉农街道)

落实措施:2024328日,制定印发《金凤区2024年水量分配及调度计划》,科学划定农业用水指标红线,坚持适水种植、适地种植,持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推广先进的畜禽养殖方式,发展节水渔业、农牧业,确保2024年养殖用水循环利用和达标率、农业用水量占比达到要求。

10.深度实施工业节水减排。全面实行高耗水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和淘汰类高耗水产业目录制度,对列入高耗水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和淘汰类高耗水产业目录的项目,取水申请一律不予批准。2024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2.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7.3%(牵头单位:工业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配合单位:发展和改革局、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审批服务管理局)

落实措施:严格执行高耗水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和淘汰类高耗水产业目录制度,促进形成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使节水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前提。对列入清单、目录的项目,新增取水申请一律不予批准。坚持发展节水型工业,推动企业节水改造,推广高效循环水、污水再利用,建立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等10万方以上重点企业名录,建立年用水量1万方及以上企业用水台账和名录。

11.深度实施服务业节水提质。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严格落实宾馆、餐饮等节水型载体评价标准,加快推进在线监测和控制系统建设,开展节水诊断和达标行动。引导服务业非接触性用水户优先利用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严格限制取用黄河水和地下水。(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水务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商务和投资促进局、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配合单位:各镇街)

落实措施:严把用水总量。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科学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和监督考核,精准核定取用水量,对自备井水源和管网内工业、服务业取用水计划进行监管,坚决从源头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加强再生水循环利用,通过第二、第四污水处理厂一级A尾水为水源,增加管网覆盖面积,引导服务业非接触性用水优先利用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

(三)坚持“以水定地”

12.严格控制农业灌溉面积。严格控制农业灌溉面积,不得借助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擅自增大灌溉面积,金凤区农业灌溉面积严格控制在9.8万亩以内。在不突破耕地保护目标的前提下,违规开发新增的灌溉面积有序退出。建立耕地轮耕休耕补偿机制,落实耕地轮耕休耕方案。科学确定适宜发展的农业灌溉面积和种植布局,在农业用水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提出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兼顾的最优方案。(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水务局,配合单位:自然资源局、两镇及涉农街道)

落实措施:严格控制耕地灌溉面积,杜绝借助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擅自增大灌溉面积开展农业适水发展研究,研究农业灌溉、冬灌等生态服务价值,科学确定辖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灌溉面积和种植布局。

13.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定年度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逐步提高高标准农田比例。开展金凤区农业高效节水工程运行现状调查,摸清现有工程运行情况,建立健全高效节水工程安全运行保障机制,确保正常发挥节水效益。2024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3,累计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1.26万亩。现代高效节水农业覆盖率达到42%,高效节水农业工程良性运行率不低于60%(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水务局,配合单位:自然资源局、阅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两镇及涉农街道)

落实措施:实施丰登镇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金凤区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金凤区良田镇耕地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和砖渠村高效节水项目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占比,以上4项目已于2024年一季度启动建设,定期对项目进度、资金拨付情况开展督查工作,11月底完成所有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开展农业高效节水工程运行现状调查,确保正常发挥节水效益。年底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现代高效节水农业覆盖率和高效节水农业工程良性运行率达到要求。

14.推动银川市建设科学绿化示范市。巩固提升防沙治沙成效,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全面实施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落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配合银川市实施贺兰山东麓涵养和生态治理项目。生态林灌溉面积控制在3.1万亩左右。开展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恢复治理。执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2024年,金凤区水土保持率达到97.86%(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各镇街)

落实措施:科学规划林草布局,巩固提升防沙治沙成效,促进生态与水资源协调发展,落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生态林灌溉面积不超过3.1万亩。推动金凤区2024年度贺兰山东麓水源涵养和生态治理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确保治理任务完成、水土保持率达标。

15.推动河湖保护和修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压实各级河湖长职责,切实强化河湖保护。配合银川市完成四二干沟和桑园沟健康评价工作,争取创建阅海湖、华雁湖自治区级美丽河湖,2024辖区河湖沟道水质稳定在Ⅳ类及以上,河湖生态补水量控制在0.56亿立方米(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管委会、阅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各镇街)

落实措施:进一步深化“河长办+部门”工作机制,按照《银川市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部署,积极配合银川市实施七子连湖区域水环境提升和七子连湖海绵湿地公园等项目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元宝湖水环境治理项目,确保金凤区区控断面水质达到Ⅳ类及以上,河湖生态补水量控制在0.56亿立方米。

(四)在坚持优化水资源配置上出成效

16.完善现代水网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农村供水水源布局,推动金凤区“互联网+城乡供水”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金凤区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见效落地,确保全区防洪防涝安全。(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水务局,配合单位:两镇)

落实措施:围绕银川市“互联网+城乡供水”,将辖区5座水厂单独供水水源与现有供水主管道连通,实现从水源地到用户末端用水的监测、控制、计量、缴费、运维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供水科学调度和精准管理维护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专项资金,实施四二干沟防洪治理项目和良田镇东西支沟小流域治理项目

17.加强再生水循环利用。强化再生水回用设施及供水管网铺设,加快河湖生态再生水利用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严格落实、落细再生水配额制度,将再生水配置到具体用户。对具备再生水利用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严控新增取水许可或用水权。2024年再生水综合利用率达到45%(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配合单位:各镇街)

落实措施:着力推动非常规水纳入统一配置,实施区域配额管理,协同银川市将第二、第四和第六污水处理厂非常规水纳入河湖生态补水中,逐年加大再生水利用,在全面覆盖城镇建设区生态绿化用水的同时,着力实施河湖生态补水,促进雨水、洪水和再生水置换黄河水来直补河湖水量,做到分质供水、优水优用、水尽其用,确保金凤区2024年再生水综合利用率达到45%

三、争取示范创建目标

18.以成功创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为载体。着力创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力争今年顺利完成国家创建任务。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相关项目资金配合银川市水务局实施银川市七子连湖示范片区水环境提升项目,积极探索“六权”融合改革新模式打造多权融合示范点2-3(土地山林和用水权充分融合)。紧密配合,强化节水宣传,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营造良好用水的社会氛围。(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水务局、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宣传部、各镇街)

19.以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引领。推进金凤区黄河水、地下水物联网监测体系建设,在线监测计量率达到90%以上。搭建金凤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监管平台,逐步实现水资源全要素、全链条、全过程实时动态监管,强化地下水水量管控和水位监测能力,不断提升水资源“四预”水平。推进计划用水、用水台账、用水权交易信息化管理。探索建立水资源“三管三必须”制度(管行业必须管用水,管供水必须管用水,管用水必须管节水),在全社会形成节水、爱水、惜水强大合力。(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水务局,配合单位:两镇及涉农街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金凤区建设“四水四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四水四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部门单位按照落实方案共同推进,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做到政策一体谋划、改革一体发力,点上突破、面上推进,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部门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按照职责分工,制定任务目标、工作措施,明确实施步骤,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严格督查考核。各部门单位要严格落实自治区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要求,政府督查室要把“四水四定”作为年度重点督查任务,定期开展督查工作。农业农村和水务局负责开展工作调度,紧盯目标任务,督促各项措施落地、落细、落实。

(四)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各种宣传媒介,以宣传“四水四定”、水资源节约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践经验、理念知识为重点,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等为契机,通过主题宣讲、政策解读、知识讲座、政策咨询和公益活动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四水四定”主题宣传活动,推动爱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成为良好风尚,大力营造全社会落实“四水四定”的浓厚氛围。


附件:1.金凤区建设“四水四定”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金凤区落实“四水四定”工作指标分解表

3.金凤区落实“四水四定”工作任务清单表

4.金凤区落实“四水四定”工作重点项目清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