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金凤区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民政法律、法规、规章,紧紧围绕“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宗旨,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各项目标任务,深入开展民政法治建设工作,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一)强化领导责任,为法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金凤区民政局成立法治工作领导小组以来,根据工作领导成员变动情况,及时对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一把手负总责,确保依法行政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责任明确,工作落实。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决扛起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坚持把法治建设与民政业务工作相结合,将法治建设、依法行政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压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发挥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作用,谋划制定依法行政工作方案,将法治建设贯穿民政工作全过程。
(二)强化学习宣传,提升依法履职水平
一是加强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将学法内容作为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和每月干部职工学习计划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结合主题党日、“改进作风提升质效”专项行动、集体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新颁布的、关乎民生的法律法规、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民政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根据时间判断是否改为民法典》、《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殡葬管理条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内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家安全和保密知识》等内容的学习和进行相关专题测试。突出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内容,全面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全面依法治国精神实质、战略部署和实践要求。积极组织在编干部参加年度普法考试。2024年我局有2名领导干部参加并通过了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考试,获得申领行政执法证资格。二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通过发布相关信息、转发微信工作群、电话通知等形式,及时向各社会工作服务站和相关社会组织传达《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与社会组织密切配合,在重点区域、场所开展政策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依托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月活动,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发放宣传折页、宣传品10000余份。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提升政务公开水平
一是主动公开的数量。金凤区民政局认真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依法依规发布民政信息。2024年在金凤区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信息61条,其中概况信息2条、部门文件4条,工作总结及计划1条,部门决算1条,部门预算1条,政府信息公开年报1条,社会救助信息33条,养老服务信息14条,“双随机、一公开”4条。二是主动公开的主要类别情况。主动公开了包括机构职能、领导信息,公开年报、部门文件、社会救助、人大议案及意见办理、“双随机、一公开”、重点项目建设、财政信息等各类信息。
(二)全面加强婚姻登记,建立长效规范制度建设
深化金凤区“婚俗改革试点县区”建设,扎实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缘定鹊桥 相约金凤”等主题宣传活动,引导新人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事新办、婚事简办。持续推进“跨省通办”,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聘请具有国家级婚姻家庭辅导师资质的婚姻家庭辅导老师,开展婚前辅导3992对,调解离婚当事人1128对,满意率达100%。推动良田镇金星村入选“自治区婚俗改革试点村”,制定《良田镇金星村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制作移风易俗宣传短视频5部,选树移风易俗示范户20人、零彩礼典型1人。
(三)进一步规范管理,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常态化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治理工作,规范管理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结合年检工作持续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整治,引导10家转营利转公办幼儿园和常年不开展活动的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办理注销。按照管理办法严把入口关,配合金凤区审批局和业务主管单位对拟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名称、社会组织法人进行核准。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市监、消防、教育等单位“综合查一次”,完成了105家社会组织2023年度检查工作,年度抽查审计社会组织15家,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提升培育扶持专业化水平,重点培育孵化公益慈善类、志愿服务类、社会工作类、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2024年新增社区社会组织48家。
(四)聚焦兜底保障,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工作对象分层、内容分类、动态监测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扎实推进低保扩围增效工作,通过主动发现、信息比对、走访排查和热线服务打好社会救助“组合拳”,拓展主动发现渠道,帮助申请能力不足、政策不知晓的特殊困难群众能够及时获得救助帮扶,推动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转变,确保“应保尽保”。加大救助动态复核力度,科学研判,精准实施,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精准救助率。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各项救助资金3599.52万元,救助1.0124万人次,新增低保对象418人,退出不再复核条件的保障对象295人。
(五)规范殡葬管理,提升殡葬管理水平
督促公墓自查梳理价格公示不规范、“一墓一档”不健全等殡葬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个,均已完成整改。清明期间,金凤区5家公墓陵园共接待祭扫车辆106196辆443922人,其中,鲜花祭扫417352人,绿色低碳祭扫435000人,网络祭扫336次,节地生态安葬13位。银川福寿园首次引入水溶润祀,在银川市殡仪馆节地生态示范园举办“感悟生命 绿色清明”宁夏银川2024年清明节地生态安葬暨社会公祭活动,推进殡葬改革。
(六)聚焦老有所养,着力打造颐养金凤工作品牌
一是争取中央集中(专项)彩票公益金145万元和自治区彩票公益金536.871万元,实施满城北街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个社区养老服务站项目、8个老饭桌提升改造项目、3个老年大学进社区项目、民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床位补助项目和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改造项目。充分发掘辖区现有阵地资源,申报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2个1402万元。对接金凤区发改局利用社区养老服务阵地,聘请专业设计单位摸底调研,谋划嵌入式社区服务项目10个(总投资1800万元)。对辖区560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实施家庭床位改造,为344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开展居家上门服务。二是加强与市监部门联动推进社区食堂建设、人员培训等重点环节的规范安全标准,为社区食堂安装智慧助餐服务系统等,着力打造具有金凤特色的社区食堂品牌。三是依托银川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为框架,联通市级智慧养老平台,升级打造金凤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已在辖区6个街道和6个试点社区开展数据录入和系统测试,后续可在辖区68个社区(村)实现智慧养老信息系统的推广测试,通过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推动辖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还有差距。在深学、悟透上下的功夫还不足,创新推动我局法治建设工作研究还不够深。二是普法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宣传活动载体创新性不够,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强、面不够广,导致群众对民政有关政策法规知晓率还不高。三是执法力量薄弱。目前,我局持有执法证件人员3名,涉及的社会组织、殡葬等执法领域,受编制和人员限制,相关具体工作人员无执法资格,执法力量较弱。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一)加强普法学法宣传培训。进一步动员全局上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继续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深入学习民政相关法律法规,增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办事的自律性和自觉性。全面加强依法行政宣传教育,创新宣传形式,以社区网格为主宣传阵地,运用新媒体和新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开展全民普法教育,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各项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
(二)依法履行民政工作职能。以实施城乡低保“增效+扩围”、高龄津贴“提标+扩围”民生实事为契机,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低收入群体救助保障工作方案(试行)》,指导基层依规依据用好低收入等社会救助政策。完善与公安、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相关领域执法力度,加大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力度,严格查处殡葬领域违法行为。
(三)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民政系统专兼职相结合的法治宣传教育队伍,培养普法工作骨干,有针对性、经常性、多渠道地对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普及培训,抓好公正执法、纪律作风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民政干部政治素养、业务素质、法治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适应依法行政新要求。组织未通过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考试的在编人员继续加强法律知识学习,进一步强化执法培训效果,提高在编人员执法证件的持证率,夯实执法队伍力量。
银川市金凤区民政局
2025年2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