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金凤区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区、市法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走深走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市局印发的《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建立“1+2+X”学规学法清单体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和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纳入局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重点学习内容和干部培训必修范畴,纵深推进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将法治政府建设列入全局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年度支出经费约12.55万元用于普法宣传、聘请法律顾问、购买业务书籍等,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组织执法人员利用日常巡查、监督检查广泛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市场监管法律法规,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贯彻走深走实,引导经营者和消费者不断增强法治意识。
(二)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落实法制审核制度,对分局查办的普通程序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全覆盖审核,重点规范调查取证、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格式文书使用等环节,确保案件事实认定准确,法律依据适用正确,行政处罚合法合理。2024年度普通程序行政处罚案件办结321件,应收罚没款合计约871.5万元,集体讨论重大行政处罚案件268件,组织行政处罚案件听证会17次,确保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二是坚持包容审慎监管。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及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过罚相当的原则,对符合不予处罚条件的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2024年度办结行政处罚案件321件,普通程序处罚案件中从轻、减轻处罚案件196件,占比61%,不予处罚24件,占比7.5%,让执法办案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治效果的统一。三是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按照自治区司法厅、市场监管厅及银川市司法局、银川市市场监管局关于案卷评查的相关安排部署,组织法治专业力量对分局2023至2024年度重大复杂及全部药械妆案件进行抽查评查。某电视台变相发布医疗广告案被自治区市场监管厅评选为优秀案卷,某大药房通过网络销售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案被自治区司法厅评选为优秀案卷,某药店网络销售保健食品未依法公示产品注册证书或者备案凭证案及某大药房网络销售国家实施特殊管理的药品案被银川市评选为优秀案卷。
(三)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强“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及信用修复。改变金凤区各部门自行公示双随机计划为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统筹并公示,落实能联合检查的任务尽联合检查的工作机制,跨部门抽查比例显著提升,较2023年度提升约10个百分点。全年累计接收各级各部门发来双随机任务101个,完成率100%。推进失信惩戒与包容审慎并行的监管模式,降低企业未年报罚款额度,发挥小惩大诫作用,促进各类经营主体依规经营。对实施信用修复的企业,实施部分材料容缺承诺制,减少企业跑路次数,提高办事效率,累计办理容缺修复30余件;实时处理线上解异申请,共审核723家次,解异253家次;线下解除异常606家次,信用修复22家次。二是持续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组织辖区各部门对公平竞争审查机构运转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及时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影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2024年审查增量文件18件,其中修改1件,废止1件;审查存量文件50件,废止2件。开展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活动,解读《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促进各成员提高审查水平。持续加强教育、房地产、医疗等民生领域反不正当竞争监管,聚焦医美、医药等重点行业,组织开展医疗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配合银川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集中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专项行动,核查相关部门移交案件线索5件,立案查处反不正当竞争案件2起,处以罚款100万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金凤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力度。会同辖区24个重点部门在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提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强化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上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推动《金凤区贯彻落实银川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年)》的落地落实。运用“融资担保+保险保障”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引导企业在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时对质押专利进行投保,帮扶企业完成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运用宁夏“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平台发布商标代理行业检查任务,对全金凤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的商标代理机构按照100%比例不定向抽查43家进行检查。开展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执法工作,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办结知识产权侵权案件10起,罚没款合计81万元。
(四)坚持守好民生、保障底线。坚持以提升市场监管工作质效为重点,保民生、守底线。一是夯实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建立食品安全“两单两书一函”制度,全面落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全面推开。联合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肉类产品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保障肉类产品质量安全。联合金凤区纪委、教育局组织辖区中小学校召开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与食品安全培训班,校园食品类共立案17起,罚没款11万元。成立金凤区校外托管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边整治边验收,下发任务交办单20份,累计公示达标校外托管机构12批次。深入开展枸杞专项整治排查工作,切实维护宁夏“红色名片”,严肃查处央视财经曝光的“硫超标”问题枸杞,查办1起,罚没款0.5万元,组织硫成分快速检测395批次,监督抽检5批次。二是“两品一械”安全“长治久安”。深入开展“两品一械”各类专项整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药械妆领域违法行为查办37起,罚没款44.95万元,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23份,简易行政处罚43起。强化智慧监管平台应用,持续健全完善“阳光药店”平台,“阳光药店”纳入率100%,药师打卡率87%,零售药店、医疗机构“码上放心”有效入驻率均达到100%。科学规范开展抽样工作,对3批次不合格药品处置率100%。督促指导使用单位积极上报“两品一械”不良反应,上报药品不良反应577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209条,化妆品不良反应44份。三是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产品质量监管专项行动,把燃气具及相关产品、电动自行车、学生用品、儿童玩具、儿童服装等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社会关注度高、容易引发质量风险的产品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共抽检各类产品312批次,立案查处33件,罚没款59.9581万元。抓实计量认证监管,对辖区100家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数据审核,立案查处1家,罚没款3万元。联合宁夏计质院对辖区19家早市、集贸市场及商场超市的3528台秤进行免费强制检定,查处电子计价秤计量违法行为案件19件,罚没款0.7万元。积极组织辖区公司申报标准化试点项目,8家公司顺利通过自治区第四批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申报工作。四是提升特种设备监管水平。检查特种设备相关单位,下发指令书108份,对20起特种设备违法案件立案调查,结案18起,罚没款88万元。办理了全市第一起违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74号令要求的通报批评案件。依托宁夏特检院等专家力量,对12家起重机械、压力管道、锅炉、电梯生产单位开展证后监督检查,对4家电梯自行检测单位开展监督检查,抽查40家维保单位75台电梯。联合宁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宁夏96333电梯应急处置服务中心及金凤区相关部门举办2024年全市高层建筑电梯困人应急救援演练观摩活动,全市高层建筑电梯使用单位安全总监共80余人参加观摩。
(五)扎实开展普法依法治理。结合市场监管工作实际,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民法典宣传月、食品安全宣传周、质量月、“12.4”国家宪法日宣传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开展“法律八进”活动64场次,报送各类普法工作宣传信息百余条,由国家级媒体刊载25条,自治区级媒体刊载18条,市级媒体刊载27条,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六)加强行政争议化解。一是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要求,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2024年度共办理行政复议50件(其中涉及处罚案件3件,涉及政府信息公开1件,涉及投诉举报46件),未发生行政复议被撤销、确认违法等情形。二是加强行政应诉工作。办理行政诉讼案件2件,未发生行政诉讼败诉案件。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诉讼案件均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出庭又出声,并组织10名执法人员旁听庭审,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对合法合理执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及能力。三是投诉举报处理提质增效。2024年度共受理群众各类诉求23708件,投诉按时初查率100%、按时办结率99.98%、信息公示率95.5%,举报按时核查率100%,群众满意度95.57%。处置舆情风险隐患29件,按时办结率100%。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系列活动,公布金凤区十大消费维权行政处罚案例和十大投诉举报热点问题,充分发挥了典型案例指导作用和宣传效应,进一步引导经营者树立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理念,强化消费者维权意识。
二、存在不足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执法力量与监管任务不匹配。面对占全市五分之一的权责事项、每年逾2万件投诉举报和全金凤区逾10万市场主体,执法人员和装备不足,执法人员专业能力与监管领域匹配度还不够高。二是普法宣传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市场监管法律法规量大、面广、专业性强,针对不同监管对象还需结合监管实际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宣传,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还不够大。三是执法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薄弱,各类智慧监管系统的整合还需进一步深化,执法智慧监管减轻基层负担的效果
不明显。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2025年度,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金凤区分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按照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八大提升行动”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市场监管法治建设。
一是提高执法办案能力。提升执法办案质效,并按照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多措并举开展执法办案培训,从市场监管程序规定、执法文书制作、现场笔录等重点文书撰写、电子取证等多方面进行培训,夯实干部执法素养,提高案件查办能力,提升执法案卷质量。
二是落实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深入学习宣贯《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一)的通知》,加大对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两个清单的理解、运用,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加以落实,并按照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过罚相当的原则,对符合不予处罚条件的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让执法办案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在每一次执法活动中沉淀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
三是深入开展市场监管普法宣传。继续落实“谁执法 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充分利用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宣传节点,多层次全方位宣贯习近平法治思想、市场监管各项法律法规,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能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金凤区分局
2025年3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