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金凤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紧扣金凤区“1447”总体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四个示范”建设,紧紧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要求,深入挖掘精品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打造“魅力金凤·休闲之都”品牌,积极创建“环阅海健身旅游休闲圈”,加快旅游与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全力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充分激发文化旅游业发展动能和消费潜力,积极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
一、金凤区旅游现状
目前,金凤区2A及以上景区7家:森淼生态旅游区,阅海国家湿地公园,宁夏地质博物馆,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水上公园、伊百盛羊胎素馆和沃福百瑞枸杞博物馆。三星及以上宾馆5家:森淼假日酒店、宝塔宾馆、龙华锦钥大饭店、云来酒店和新华联瑞景酒店。三星及以上农家乐2家:利思·田园蜜语农业生态产业园和高家大院。特色商业示范街区5条:银川建发大阅城中街不夜城、新华联“箱”遇文化·桃花集市、宝湖(夜市)文旅观光街区、未来城多彩街区、金凤区隆基第八大街区。旅游休闲街区1条:建发大阅城旅游休闲街区。
二、发展思路和措施
按照“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要求,除了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推进国家重点旅游村镇建设、加强培育特色街区外,实施旅游全业态融合,促进金凤区全域旅游发展。
(一)保障全域旅游发展。建立政府统筹下“统一领导、部门协作、运转有序”的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和全域旅游发展机制;全面落实金凤区旅游奖励政策、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人才奖励扶持政策、智慧旅游建设政策等,构建金凤区旅游政策体系,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开发和经营旅游项目,激活旅游企业发展动力,保障金凤区全域旅游快速发展。
(二)建立协调机制,加大旅游管理建设力度。
一是建立金凤区与自治区、银川市的协调机制。与自治区、银川市旅游、规划等部门达成共同开发意向框架协议,实现项目共建、资源共享。二是建立政府与企业(经营业主)开发的协调机制。与阅海旅游有限公司、农家乐业主及社会旅游公司达成合作开发意向,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休闲产业链。强化和明确旅游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职权,保证旅游业发展的有序运行。
(三)促进旅游向“全年旅游”转型升级。为补齐金凤区冬季旅游半年闲的短板,推动旅游产业向“全年旅游”转型升级,打造“一年四季皆宜旅游”的新形象,每逢新春来临之际,举办“金凤区文化体育旅游大拜年”系列活动,通过旅游景区产品福利展、乡村旅游冬季采摘节、“悦游银川”之冬季冰雪“家”年华、民俗花灯乐活会等主题活动,融合文化、体育、美食、农业等元素掀起金凤区冬季旅游新高潮,提升“悦游银川”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金凤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
(四)深化资源开发利用,提升产品供给质量。
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协调推进良田农业公园、草莓小镇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园区和现代田园综合体。重点发展果品采摘、农事体验等项目打造南部观光农业旅游带;依托润丰甜园蜜语田园综合体、阅海垂钓公园等载体,探索发展周末时光、休闲民宿、亲子活动等项目,打造北部休闲旅游产业带。策划开展乡村旅游节、农民丰收节等文化旅游消费活动,支持培育两镇的园子村、润丰村等村居创建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全国旅游重点村,打造金凤区乡村度假休闲目的地。二是着力培育城市夜游产品。不断创新丰富“夜游金凤”产品,支持实施“悦游银川”项目。培育发展深夜博物馆、深夜剧场、深夜影院、深夜书店、深夜美术馆等精品旅游产品,拓宽旅游产业链,推进旅游消费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发展大阅城、宝湖、满城金街等夜间游览基地,做强旅游“夜经济”,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