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奋发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收悉,该提案由金凤区教学承办。金凤区教育局在接到代表的建议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建议工作进行了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学生减负方面。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促进教育健康均衡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教育形象,促进中小学教育和谐、健康、均衡发展,金凤区扎实开展减负工作。
(一)政府职责定位问题。金凤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注每个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各中小学校没有设立重点班、实验班和尖子班,对学生倡导多元化发展。
(二)中小学校课外服务。金凤区有4所学校对学生开设校外服务,义务为学生辅导功课;音乐、体育、美书教师对有特长的学生,组织特长训练;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乒乓球训练班课程。各校四点半课堂设在本校,主要由党员教师作为志愿者辅导学生。金凤七小将教学楼一楼北侧一间90平米教室设为“彩虹课堂”专用教室,可同时容纳60人接受辅导,在党支部资金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以家长为本开设等待区,家长可以在该区域内喝水、阅读报纸和校刊,聆听教师对孩子们关怀和服务。学校精心布置教室和等待区,让如家的温暖充斥孩子和家长的心间,让党的关怀伴随孩子每天成长。学校还加强对“四点半课堂”服务满意度的测评,定期发放“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学生成长记录表”,家长和学生的满意度测评作为彩虹课堂明星教师的评选依据,为该项工作的推进提供真实的数据和反馈,促进工作的组织实施真正落到实处。此项工作弥补了学生下午放学后无人监管的漏洞,减少了安全隐患,让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功课,发展特长,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受到广大家长的普遍赞誉。金凤八小利用社会资源联合育人,与金凤区工业园社区联合举办周末“二点半课堂”,学生在周末、假期可以到社区图书室免费阅读图书,社区聘请志愿者周末下午二点半为学生免费辅导功课,取得了明显效果。
(三)金凤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问题。金凤区着力开展校外民办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活动,着力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坚持规范一批、整治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疏堵结合,综合施策,稳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一是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金凤区成立了以主管副区长为组长、教育局长为副组长的民办教育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定期对民办教育进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多次有关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研究出台了《金凤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整治实施方案》《金凤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规范化管理办法》《金凤区教育局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金凤区教育局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二是寻求多方支持,切实摸清底数。金凤区目前共有审批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146家,没有审批的27家。培训机构涉及面广、点多,分布不均匀,尤其是无证培训机构随意开设,给监管造成很大困难。对“有证有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持有工商证照的“有照无证”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移交工商部门查处,对符合办学条件的补办办学许可证,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协调工商部门进行取缔。对“无证无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汇总分类,逐一提出整改或取缔意见。经过整改提升,能达到办学条件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由教育局下发《整改提升通知书》,并按程序严格核发办学许可证。对经过整改达不到办学条件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下达《停止办学通知书》。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在接到停止办学通知书后仍未停止教学活动的,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公安、工商、民政等职能部门,按情节轻重进行处罚,并坚决予以取缔。以镇、街道为单位,以社区为抓手,以社区网格员为切入点,对管辖区域培训机构进行拉网式排查,不留死角。由教育局对社区排查数据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账。教育局针对存在问题的培训机构进行跟踪查办,查办结果采取适当方式及时通报,及时将培训机构详细情况反馈社区,社区在辖区显著位置张贴公告,公开透明,便于高效监管。
(四)考试和评价制度。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方法要多样,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专业水平和整体教育质量的发展,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程管理、教学实施等管理环节中落实素质教育思想;评价标准做到“三统一”,即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同时也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五)家长和社会观念引导转变。各校大力宣传,家校配合实现“减负增效”。多年来学校师生负重前行教育问题,不只来自升学压力,也来自家长盲目的“望子成龙”之观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仅是家长们口头上的“至理名言”,更是溶进了他们的血液之中。他们不惜人力、财力、精力去培养孩子们所谓“智力”,让孩子从跨入学校门之日起,便背负起沉重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于是,出现了“学校减负,家长增加压;成人有周末,孩子无周日”的怪现象。为更好地帮助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就是要纠正过分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偏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孩子将来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之重要性。学校实施减负工作的同时,在开学伊始,召开家长委员联席会,与会委员们达成了帮助学校宣传做好减负工作的解释工作。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召开一、二年级特别家长会,请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有经验的低年级教师,对家长同志进行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培训;利用家长会宣传指导减负过程中家长应做到的。这样,不仅使广大家长切实认识到对于孩子来讲,快乐成长,天性发展是最重要的,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也使他们得到了更多的有效家庭教育方法,形成了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立体化实施体系。
“减负”工作任重道远,它还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坚持。只要我们孜孜不倦地去探索、去实践,我们必将通过我们的努力,向上级教育部门、向社会、向我们的学生和家长交上满意的答卷。
二、小班制教学,加强个性化教育。
金凤区中小学缺编严重,2019年9月学生人数为30011人,应该核编1651人,实际定编1174人,缺编477人。2019年共增加教师106名,其中免费师范生24名,特岗教师26名,事业编教师20名,选调在编教师36名,增加了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教师的数量。为了缓解编制不足,金凤区政府拨款808万元,用于学校招聘临时代课教师404人的工资,有效缓解了小学师资的不足,同时遏制了部分学校的大班额现象,通过增加教师,降低了师生比,逐步向小班化发展,加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为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奠定基础。
三、在中小学校德育课程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相关课程。
(一)中小学课程开设情况
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2016年起,从小学一年级、中学七年级开始使用国家教育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到2019年一至九年级全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为了保证中小学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度统一,之前各地区使用过的地方性教材全部停止使用。
2018年起,金凤区所有中小学应自治区教育厅统一安排,利用班会课和思政课观看《德育大讲堂》,加强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书写观后感、学习心得,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二)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模式建立情况
1、组建家访教师队伍,形成学校教师家访制度
2、组建家长联合会,定期召开家长会
3、利用“校讯通”网络平台,构建教师和家长沟通渠道
4、形成校外组织合作常态化机制,定期进行消防安全逃生演练
5、以社区为载体,重视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6、适当开放学校资源,形成区域联动,共同发展
7、组建金凤区心理健康教师志愿者团队,与金凤区妇联联合开展社区家庭教育工作,同时,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平均每月组织一次教师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培训。
银川市金凤区教育局
2019年10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