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社区矫正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关于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宁党办【2015】15号文件),进一步深化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理顺社区矫正工作体制机制,以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为核心,不断提高教育矫正质量,推动全区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基本情况
金凤区司法局上半年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96名,解除矫正人员63名,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842名,累计解矫566名,现在册社区服刑人员276名,其中缓刑272名,假释1名,暂予监外执行3名。组织集中教育708人次,个别教育谈话288人次,进行心理辅导86人次,组织社区服务214人次,技能培训48人次,指导就业或就学8人次,办理居住地变更审批5人。截至目前,社区服刑人员无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二、强化责任,落实措施
一是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严格落实自治区《关于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宁党办【2015】15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社区矫正工作任务,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严肃刑法执行,严格落实报告、居住地变更、外出请销假等监管制度,避免出现管理“真空”,严防脱漏管现象发生。强化教育矫正,抓好“三关”,既抓好“调查关”的社会适用性审前评估工作,确保调查评估的质量和公信力;抓好“入矫关”的人员衔接和首次谈话工作,坚持人员报到、文书移交“双到位”标准,严密衔接工作环节;抓好“解矫关”的解矫宣誓和安置帮教无缝对接工作,确保解除矫正人员全部纳入安置帮教管理。通过狠抓“三关”夯实社区矫正刑罚执行。上半年根据上前城检察院检察建议书,规范了社区服刑人员执行档案管理,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建立一人一档矫正管理档案。
二是做好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工作。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的工作衔接,规范了调查评估机制,对拟评估人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深入到社区、村居、公安派出所进行调查,矫正办根据调查结果,真实、客观、公正出具了社会调查评估意见。截至目前共出具调查评估意见110份,其中轻刑快判47份。
三是做好教育矫正和扶危帮困工作。春节期间,组织开展社区服刑人员“新春联谊会”,邀请社区服刑人员代表现身说法。“社区矫正5.15感恩日”活动期间,举办社区服刑人员表彰大会暨警示教育讲座,对20名优秀社区服刑人员予以表彰;发出一份爱心倡议书,为三名“三无人员”和2名困难社区服刑人员募捐帮扶资金15991元;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了“感恩重启人生”主题座谈会,带领他们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和金凤区检察院分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开展了感恩文章评选、慰问孤寡老人及受害人、清扫社区卫生死角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通过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培养了社区服刑人员的公益意识、服刑意识和守法意识,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对矫正他们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促进更好的回归和融入社会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四是做好“两节”、两会”、“清明节”等特殊时期的维稳工作。结合银川105公交纵火案件,围绕矛盾纠纷大排查开展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专项排查活动,重点排查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以及劳动合同中存在的欠资等矛盾纠纷。组织各司法所综治专干对本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走访,摸清人员底数和基本情况,健全管理台账和信息采集,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进行重点帮教,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认真做好防范管理工作。
五是做好干部队伍及社区矫正志愿者培训工作。上半年,根据司法局年度培训计划,举办了社区矫正工作者业务培训班,对有关社区矫正法律法规、网络信息平台操作、工作流程等做了详细讲解。根据银川市司法局《关于组织社区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志愿服务的通知》精神,我局及时发布招募公告,在辖区各街道、镇招募社区矫正志愿者,截至目前,共计招募288名社区矫正志愿者,举办2期社区矫正志愿者培训班,参训人员70名,通过业务培训逐步实现上岗,协助司法行政工作者共同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
六是做好社区矫正媒体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宁夏法治报等媒体平台,通过上报业务信息,传播有关社区矫正基本知识,多方位、多角度宣传社区矫正工作成效,提高社区矫正社会知晓率。上半年为各类媒体提供社区矫正工作信息39篇,其中登报9篇,网络媒体平台发布30篇,在“社区服刑人员5·15感恩日”活动期间,媒体采访报到1次。
三、存在问题
一是矫正工作力量比较薄弱。根据规定,社区矫正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司法所,但司法所在履行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九项司法行政职能的同时,还要承担镇、街道的各项工作,从力量上看,显得薄弱。因此,要配齐配足基层司法所人员,强化队伍力量,显得尤为迫切。
二是日常矫正保障力度不够。按照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有关规定,每月要对矫正对象本人、家庭及村(社区)进行走访一次,对那些不按时报到、外出不请假、脱管、漏管的矫正对象,要及时查找,这都需要配备一定的交通工具来保障落实。
三是各部门之间工作配合、衔接不密切。社区矫正工作牵涉许多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在实践中由于牵涉的部门较多,权利义务不明确,社区矫正工作目前存在诸如衔接问题、矫正对象生活困难等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不畅。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1、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严肃刑法执行,严格落实各项监管制度,对于外出请假人员严格把控,层层审批,加大定位频次,每天汇报个人情况,避免出现管理“真空”,严防脱漏管现象发生。
2、认真组织开展社区服务,重视开展法治教育,扎实开展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与成员单位沟通协作,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全力做好衔接、管理、监督、教育、奖惩等工作,保证社区矫正各个环节工作无缝对接。
4、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按社会志愿者与社区服刑人员1:1的比例招募社区矫正志愿者,充实到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中,并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实现逐步上岗,协助司法行政工作者共同做好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治工作。
金凤区司法局
2016年6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