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决策部署,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一、2020年工作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持续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党委全会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巩固提升基础党建。严格落实“三强十一严”工程,强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建设五星级党组织、模范机关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二是压实班子党建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年初与局属各单位签订意识形态、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细化目标任务,每半年督查考核一次,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照时间节点逐项落到实处。三是不断夯实学习教育。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首要政治任务,发挥“学习强国”等平台作用,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开展集中学习9次、撰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24次。不断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强化党员示范引领。进一步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通过“三好一满意”、“千名医师下基层”、“优美环境 文明服务”等活动载体,引导广大党员亮出身份,牢记使命职责,践行初心使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党委政府的“先锋队”,牵头在火车站和集中隔离医院观察点设立了临时党支部,局党总支带领5个党支部和44名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中,在疫情防控一线奋勇向前、勇挑重担。疫情防控期间,系统3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二)全面推进健康金凤建设。一是全面实施健康金凤战略。深化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建设成果,深入推进“健康细胞”创建活动,结合《健康金凤2030行动纲要》确定的重点项目,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引导机关、社区、行政村、学校、医院、企业、家庭及广大居民齐抓共建,促进辖区群众关注健康、重视健康、宣传健康,推进健康金凤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健康金凤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打造健康主题品牌。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采取“公园+体育+健康”模式,联合文体、园林、爱卫等多部门参与、多管齐下,先后投入1240余万元将金凤区毓秀公园打造成为集“健身运动、娱乐休闲、健康宣传、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健康主题公园,已成为金凤区城市建设中特有的“绿色商标”和“生态名片”。围绕健康四大基石,投入27.7万余元,打造了宝湖健康主题公园。三是大力倡导控烟禁烟行动。持续巩固无烟医疗机构、无烟学校创建成果,推动无烟政府机关创建,辖区无烟学校、无烟医院创建率100%,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设置戒烟门诊。进一步加强控烟知识宣传教育,大力倡导控烟禁烟行动。四是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建设。按照《金凤区党委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凤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启动实施金凤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与心理咨询第三方机构签订社会心理服务合作协议,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目前,共65个心理咨询室正在打造中。结合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组织专家对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科学心理疏导,消除负面情绪,鼓励其树立正常生活的信心。五是迎接国家慢病示范区复审验收。自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来,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作为“健康基础”融入到所有政策中,建立了完善的健康服务体系,突出了区域化的管理特色,将慢性病防控工作做实、做细,为慢性病防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了慢性病管理规范化、常态化,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显著提升,以高质量成果迎接国家验收。
(三)持续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一是构建规范化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机制,保证物资、设备、人员以及车辆都处于临战状态,结合实际情况修订各项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增强时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做到常备不懈、反应及时、处置合理措施。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金凤区人民政府投资320万元实施金凤区疾控中心PCR实验室能力提升项目,将实现我区核酸检测能力“从无到有”的跨越;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将丰登镇卫生院康复楼改造成为金凤区指定集中隔离点。三是健全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投入自治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191万元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服务能力,提升疾控中心实验室综合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四)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大力推进医共体建设。拟定《金凤区综合医改试点实施方案》,按照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整合辖区医疗资源建立医疗健康集团,良田镇卫生院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丰登镇卫生院与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推进医共体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坚持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原则,两镇卫生院累计转诊1812人次;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累计上转转诊人数8441人次,下转转诊472人次。二是加快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整合各类信息化建设规范标准,积极配合银川市“互联网+健康”网络建设。依托银川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探索建立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我区作为试点实施高血压管理O2O、糖尿病管理MDM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新模式,结合线上线下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慢性病诊疗服务。截止9月,开展远程心电19179人次、远程B超5634人次。三是乡村医生队伍水平持续提高。在岗乡村医生每月给予1000元基本生活补贴,并将所有在岗乡村医生纳入职工养老保险管理,使基层卫生工作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的好”。四是深化药品改革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严格执行药品供应保障相关政策,基层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申购率、使用率、回款率均达到100%。持续落实药品流通配送“两票制”验收,继续实行“零差率”销售,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五)健康扶贫全面收官。一是组织保障全面到位。制定了《2020年金凤区健康扶贫重点工作分工方案》、《金凤区健康扶贫“四查四补”工作方案》等文件,压实工作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加大贫困患者疾病精准识别,及时补充更新患有大病、慢性病和重病的贫困人员患病信息,建立摸底台账,做到精准识别,分类救治。二是贫困人口医疗服务全面改善。紧紧围绕实现“五个百分之百”工程(精准医疗救治100%,全民预防保健覆盖面100%,精准扶贫对象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扶贫能力提升覆盖面100%,特殊人群健康服务覆盖面100%),2020年累计救治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白内障等37种大病患者60人,逐级转诊实施集中救治,建立救治台账,定期复查、随访;对799名贫困老年人进行老年人健康评估,按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对贫困户定期进行入户随访、开展用药指导等服务;配合完成润丰村136户62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出列验收。
(六)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是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以“服务”为重点,以“优质”为目标,动员和引导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照标准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改善服务质量,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丰登镇卫生院、阅海万家F中心严格对照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指南已完成市级评审,进一步提升辖区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水平,让广大居民能够就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二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线上签约家庭医生,实施履约新模式。成立以全科医生、村医为主体,护士、健康管理师等为辅的1+1+1+1家庭医生服务团队79支,统一注册“好大夫在线”家庭医生签约系统,规范管理。截至目前,金凤区线上签约常住居民17万人。三是持续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两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适宜技术,配备中药饮片305种,中成药品种80种以上。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均能规范开展4类以上中医适宜技术,配备足量中成药和中药饮片,能够运用中医药方法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及中医健康指导服务等工作。四是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落实自治区“凡晋必下”“千名医师下基层”制度,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启动辖区医师定期考核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举办“中国医师节”暨“优秀医务工作者”表彰会,对表现突出的各级医疗机构的5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关心慰问坚守在火车站和高速路口卡点的医务工作者及其他工作人员。
(七)扎实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一是公共卫生服务稳步推进。抓好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控,完善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密切监测新冠疫情、艾滋病、结核病、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截止9月底,辖区报告乙丙类传染病较去年同期(3496例)下降103%。扎实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进一步规范“防、治、管”三位一体防治模式,新生入校结核病健康筛查率100%。艾滋病防治常抓不懈,完成自愿咨询检测率为82.7%,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随访管理率为88.7%。二是继续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管控工作。充分依托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依托政法委、卫健“双牵头”,民政、残联等部门协同联动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机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病率4.10‰、规范管理率93.41%、规律服药率78.56%。三是慢性病防控稳步提升。继续巩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果。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任务完成率100%、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任务完成率达100.30%、心血管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干预项目初筛调查完成率100%。四是免疫规划工作有序开展。加强疫情期间各预防接种单位预防接种管理,切实规范预防接种流程,确保接种安全,辖区国家免疫规划各类疫苗报告接种率99.25%。
(八)稳步推进人口发展和妇幼健康工作。一是全面提高金凤区全员人口信息质量。做好数据质量监管、评估和动态监测,截止6月,金凤区总人口59.8万人,出生人口1069人;死亡307人,出生政策符合率为98.60%,办理一、二孩生育登记5722人。二是不断强化妇幼健康服务保障。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妇幼监测管理。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下半年孕产妇死亡1例,孕产妇孕期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98.68%;新生儿死亡率1.57‰,婴儿死亡率2.3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54‰。三是全面实施妇幼民生实事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09%,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8.79%,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满意度和知晓率均100%。完成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完成率100%;乳腺癌免费筛查完成率100%。四是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成立金凤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责任单位工作职责,积极组织辖区托育机构申报普惠托育服务建设项目,认真指导辖区托育机构开展注册、备案相关工作。目前,金凤区注册托育机构14家,申报普惠托育服务建设项目3家。五是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有效落实。特别扶助对象469人(伤残家庭265人、死亡家庭204人),发放特别扶助金386.64万元;“少生快富”工程项目户提前奖扶对象累计126人,发放提前奖励扶助金共计15.12万元;独生子女3058户3940人,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112.16万元;民生幸福工程466人,发放资金112.84万元;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46人,发放资金5.52万元。
(九)全面推进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做好“七五”普法收官工作,强化干部职工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切实加大普法、学法、用法力度。一是严格行政执法,强化医疗卫生监管。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对辖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行为开展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100%。对172家各类公共场所开展了“双随机”监督抽查工作,监督完成169家,任务完成142家,完结率100%。二是完善诚信制度,依法严惩违法行为。及时处置处理投诉举报147起,对146家医疗机构、22名医务人员违法行为进行不良执业行为积分记录和行政处罚,处罚18家公共场所和二次供水单位,累计罚款5.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万元,征收社会抚养费案262万元。三是全力应对新冠疫情,展现监管服务水平。认真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机构、公共场所、企业监督检查工作,尽量为企业复工复产和群众办事提供便利条件,辖区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医疗机构复工254家,公共场所复工1188家。
二、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综合医改难突破。按照县域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构架模式,辖区缺乏直管的具备一定服务能力的牵头医疗卫生机构,目前协调区、市级医疗机构难度较大,无法实现一体化管理服务模式;
(二)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有待加强。金凤区分别由卫健局、爱卫办牵头负责开展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健康城市创建等项目,每个项目均要求按照细则开展健康场所创建活动,导致基层负担过重。同时,精神卫生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未有效发挥,进展缓慢。
(三)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受限。随着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呈现积极向好态势,卫生健康行业各项工作正逐步有序展开,但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要落实环境卫生消毒、出入人员测温、预检分诊设置、避免人群聚集等措施,必须符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影响预防接种、健康体检、健康教育等工作的开展效率。
(四)行政执法人员不足。卫生健康系统执法人员配备不到位,金凤区卫生监督所现有编制8名,行政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卫生监督队伍在执法水平、专业结构、人才梯队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依法行政、职能转变和综合执法的要求。同时,一些新的服务模式监管、新的违法违规行为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地,行业规范标准不健全,导致服务不到位,群众不满意,综合监管信息化水平不能满足行业监管的新要求。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筑牢卫生健康事业基石。一是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严格落实“三强九严”工程,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二是强化责任担当,落实“一岗双责”。党组书记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做到明责、履责、尽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切实做到率先垂范、敢于担当,不折不扣把管党治党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三是强化理论武装,改进工作作风。抓牢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密联系卫生健康工作实际,切实抓好学习教育,不断夯实党员干部的党性根基和使命担当。加大医疗卫生行业行风治理及监管,聚焦医疗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局党总支建设成五星级党支部、“让党中央放心 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打造卫健队伍新风貌,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推动金凤区卫生健康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二)全面推进健康金凤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一是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中西医并重,围绕健康金凤26项专项行动重点工作任务,强化多部门联动,建立健全推进协调机制,统筹促进各部门工作任务落实,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二是持续推进健康场所建设。以健康促进医院、学校、社区、家庭等重点场所为抓手,大力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策略,持续巩固“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和“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建立基层健康促进长效机制。三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行动。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普及知识、提升素养,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健康金凤行动有序实施。到2022年,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重大慢性病发病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金凤区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居于银川市中上水平。
(三)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优化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拟出台《金凤区综合医改试点实施方案》《金凤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事薪酬改革实施方案》,计划将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医院,金凤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两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成员的医疗健康集团,推进县域医疗总院一体化运营,逐步形成集管理、服务、发展、利益、责任“五位一体”的紧密型医联体运营机制。二是稳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严格按照自治区、银川市卫健委安排部署,依托银川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实施一系列健康医疗大数据示范应用,应用互联网新兴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促进基层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三是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自治区、银川市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馆建设100%覆盖。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严格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坚持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原则,推动分级诊疗工作,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救治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四)推进卫生健康服务均等化,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一是全面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按照三年目标,构建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全面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加强企事业单位及村居心理咨询室的建设,2021年底村居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到80%以上。中小学全部设立心理辅导室,建成示范心理咨询室13个。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校学生、城市居民、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5%、85%、70%、50%。二是大幅提升妇幼健康水平。加强婚前、孕前、孕产期、产后、新生儿期和儿童期保健工作,大力普及妇幼健康科学知识,推广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加强贫困妇女重点疾病管,逐步扩大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覆盖面。三是大力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进一步把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规范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种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四是切实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为特定人群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提供健康保健服务;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并按规范要求进行随访,提供用药指导、生活帮助等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开展病媒生物监测、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为从业人员免费提供预防性健康检查等工作。继续加强结核病防治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高危行为干预、病人规范化管理等工作。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落实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疫情报告、居家隔离、院内感染防范等工作措施。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工作管理,消除流动儿童免疫空白现象。
(五)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贯彻中央、区市、金凤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各项部署和要求,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应急能力。完善采样检测预案、社区防控预案、集中隔离预案、疫情处置预案、无疫社区建设管理等5项预案,充分发挥常态化疫情防控办的职能职责,统筹凝聚各部门职能,建立预案完备、反应灵敏、应对有方、措施有效的卫生应急机制,对防控漏洞再排查、防控重点再加固、防控要求再落实,做好常态化防控,坚决防止疫情反弹。二是完善信息排查机制,强化疫情监测预警。持续加强重点人群管控,紧盯区外、境外入(返)银人员,严防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疫情输入,筑牢“外防输入”防线。夯实基层医疗机构防控阵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继续加强流感等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实施片区化管理,筑牢“内防扩散”防线,形成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稳防稳控的工作机制。三是做好健康教育,提高防病防疫意识。以老弱病残孕等重点人群进行秋冬季传染病知识科普,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做好学校、医院、商场等重点场所健康知识宣传,在社区及时发布健康知识专栏,做好差异化防控措施落实工作,提高社区居民主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银川市金凤区卫生健康局
2020年11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